教与学

作者 Odaimoko/影风秦 日期 2017-06-04
教与学

学习。学是学新东西,习是复习旧东西。

现在我仍然持有一个观点,世界上没有学不懂某种知识的人,要说为什么不懂,那肯定是作为老师的人没有教好,或者说没有用适当的方法教他。要么就是纯粹不感兴趣不想懂这玩意儿,那也可能是老师没有激发好兴趣。

我作为学生上的所有课,基本上,都是在教知识。换句话说,作为老师的人给作为学生的人讲的东西是这是什么,越讲越细。好吗?挺好。不好的是,从一开始就这么讲。

我们要学什么呢?为什么要学这个?学的东西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和其他学科有什么不一样?和他们有什么关联?学完我教的这些,除了考试,这些知识还有什么用?怎么学?

归根到底就三个字,为什么。把因果捋清楚,作为学生的人自然会懂,因为都是人。你比如计算机,人发明的东西,人怎么可能懂不了?那只有是老师没有把计算机体系为什么是这样讲清楚。为什么说UCBerkeley的CS61C(Computer Architecture)精品,那就是因为他把前因后果讲得明明白白。学习学科先从学科史开始。

数据有元数据,用来描述这一堆数据,也就是数据的数据。知识也有元知识,这种二阶的思维其实希腊人早就强调过了,但是现在教书的大部分都还是一维,一味输送一些技术给学生。告诉学生这些要教的知识还不够,得给他们说这些知识背后的知识,浅尝辄止。

这会不会和启发式教育冲突?不仅把知识填了,还把引申内容也填了,把思考工作帮着做了。好像是有点冲突,那不如反过来。先讲引申内容,捋因果,知识的填充方面并不是老师的主力工作。换句话说,教得好的老师,其实只需要上他前几节课就够了,听他讲完他教授学科的一些纲领,知识内容可以不听他讲——当然,既然老师会用前几节课来讲学科提要,讲知识多半也不错。

一句话,老师的价值不在于讲知识,因为这个任何人都能干。老师特就特在,每个老师对学科的经验和理解不同,这才是好老师值钱的地方,并且把他们与一般会知识的人区别开来。说教书是一项技术活,那是必须的。

题外话

教东西一定要明白一点,对方是啥都不知道的人,所以才来学。因此一定要讲明白的是,一个东西,他究竟是定义如此,还是说这只是一个例子。举个例子,股票而言。如果只是单纯一句“股票面額每股十元”,我怎么知道是定义为每股十元,还是老师你在举个例子、其实股票并没有什么限制呢?最好的说法是“民國六十八年六月,證管會規定所有上市股票面額一律為每股十元”,那我就明白了这是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