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好好说话

作者 Odaimoko/影风秦 日期 2019-02-04
知彼:好好说话

如果只是总结精要之处,复习的时候就没有听课时的恍然大悟,所以我会在每一课把分析拿出来。

好好说话,就是要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开始。——胡渐彪

要辞职,怎么说?

人对辞职的看法不一,这里提出的

每换一份工作是资历和人脉的积累,而不是和过去斩断关系。

观念更新——把辞职这件事扳成了经历

所以这一期的要点都和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保持一致。告知去处、慎选理由、表达感激,都是不会给对方留下坏印象。印象可以传递给其他人,因此还是好好塑造一下。其他论据都是附加的好处,比如对方会和你聊聊如何改进自己。

从这个角度说,和平分手比较好。

观念更新——别人不可能因为你的评价而改变性格,他们只会改变对你的评价。

所以激将法不是对谁都适用。自己说自己就好了,他人不一定吃这套。

延伸出来,离开的理由这一步选择说自己难以改变的部分,更好让对方接受(塑造形象得让对方接受)。

技术细节

  • 理由不建议用薪水和同事关系。
  • 未来的发展不建议撒谎扯把子。我觉得本质不止这个。

【谈判】如何砍价

别人想要你,总得对他有好处;就算实际上没有,可以像这节课一样在心理上构造出来。

给对方制造一定的成交预期,因为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在店里逛一圈就出去了,他只会觉得不就是少赚了一笔钱吗?多大事呢,但是如果你先给他一种稳赚的感觉,然后再突然撤出。他就不会只是简单的觉得少赚啦,他会觉得自己亏了,而为了止损他才会愿意给你让步。

共同的敌人,意思是“我不谈了都赖他”,让对方也这么认为。而不是“我不谈了,因为我们两个谈不妥”。这个主要为了不让对方觉得你爱来不来,要让对方觉得你不继续谈是受客观因素影响,可惜。

设置安全网,有一个虚拟的第三方的敌人,可以让你们同仇敌忾。

还是有一个,前进不成也不要把前路断了,的思想。

观念更新——谈判谈的是心理满足

物理资源作为筹码,只是心理满足的一个子集——我得到这么多东西,够了。这节课介绍的另一个满足是把对方的赚取心理变成止损心理,虽然不一定有效- -

技术细节

  • 拔高对方的预期,让对方觉得已经到达了理想中的未来,才能让对方不想你走。
  • 突然走掉。

被识破了就难受了= =+

如何快速自我介绍

如果注定呆的时间比较长,其实不用太想办法这么做,比如同班、已经入职。重点在于短时间。

观念更新——面试自我介绍目的是让对方记住

而不是真正的自我介绍。

你回忆一下面试时的场景啊,主考官从一堆文件里抬起头来看你一眼,说你是王富贵啊,介绍一下自己吧, 你就傻乎乎地接着说,我叫王富贵,哪里人,什么学校毕业,有什么工作或者实习的经验得过什么什么奖之类的,你看啊,这就是个坑吗?

你以为你进来的时候主考官在看什么, 就是在看你的简历吗?他让你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就把简历再念一遍,你去欺负人家不识字吗?你要从考官的角度去想,他一天面试那么多人,头都是大的。

技术细节

  • 绰号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不能自嗨。
  • 描述自己已经和对方在一起的场景,但是不能自嗨。

不能自嗨。

【沟通】如何道歉

观念更新——道歉不是用来澄清,而是抚慰他人

仔细想想道歉的目的,的确是想让对方平静下来。

技术细节

  • 不能说这件错没有那么严重。“多大点事儿”,去你妈的。

    我觉得,“没想到会变成这样”不会怎么触怒人,不过如果对方在气头上就不好说。

    在别人眼中这就不是道歉,而是辩解。他们就会以最敌意的方式解读,然后对你产生更加吹毛求疵的攻击。

  • 不试图澄清说自己要负的责任并没有那么大。

    “要是你来也会做成这样。” 猝。

其实本质上都是淡化某个事情,一是淡化事情,二是淡化自己——没诚意。

【沟通】如何向另一半道歉

上一段儿道理相通。马薇薇的说服方式,依然是树靶子。先否定一个,再提出自己。

很多民间智慧教你的招数,简单,就是让你忍着,对方发火的时候就下跪。这些呢,我们都耳熟能详了,可是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嘛?其实你会发现啊,发火的那方觉得窝火,因为他被你的下跪给怼回去了,你没有解决它的真实关切。而你作为下跪的这一方啊,心里也觉得憋屈,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犯错。

观念强调——道歉不是用来澄清,而是抚慰他人

观念更新——常见的争执都是小情绪

你没有在小事上体谅我,所以你让我没有安全感了,我必须骂你一顿。通过你的让步和道歉,让我重新感觉到你爱我。

但是指出来就不好了。

这个时候啊,就事论事只能有一个结果,就是让你发现我小题大做。谁要知道你迟到是因为堵车,忘了打电话回家,是因为太忙,在我朋友面前说错话,是因为你太粗心,我要知道的事,你还爱我,并且为表现的不够爱我而自责。
真正的体贴是看破不说破,给对方台阶下

技术细节

  • 既然知道发火的原因都是小情绪,那么就得先找到小情绪是什么。大部分都是上面说的“你不爱我了”,稍微变通下。

  • 包装!好难啊。

    把对方真正生气的那点小理由进行合理化的包装,创造出一个正确的错误。也就是说,这既要是个严重的错误,让他觉得他发脾气是合情合理的;又要具有一定的正当性,让他觉得你犯错也是情有可原的,甚至还能反过来证明你是多么的在乎。

    她举的两个例子,也不完全是她说的解决方法,因为“觉得你犯错情有可原”简直无法达成。所以总结成生气有理+未来打包票比较好。

    他女朋友难道不知道演唱会上起个哄很正常嘛,当然知道了。

    比如啊,可以这么说:没有事先跟你说演唱会,让你突然面对这样的场面,从而产生了误会,这完全是我不对,我一直啊,只觉得我爱你就够了,我们互相有信心就够了,却忘记了你对我的信心,是需要我不断证明才能建立起来的。以后我保证所有行踪都提前告诉你好吗?

    我一直觉得呀,我自己录音的是我自己扛下来就行了,却忘了从工作大局的角度着想,没有能及时跟你汇报我的进度和一些思想的细节。我保证以后工作中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要及时向您汇报。

【沟通】别人道歉时怎么应对

目的是不让对方尴尬,给对方面子。

观念更新——你接受道歉的话,道歉方怎么想

可是人性是很怪的,当时道歉的时候很多人是真心的,可是事后会想一下:你就这么接受了,你一点都不顾及我的面子呀。

如果你不接受他的道歉,他就得死在你家。可是如果你完全的接受他的道歉,就显得你太过于倨傲,默认了这个事儿就都是对方的错。但是如果你不完全接受,双方就会发生拉扯,廉颇就会拼命的去跟你说,都是他的错,然后你又说都不是他。

观念更新——道歉方情绪太激动其实很尴尬

其实道歉的时候你不要情绪太激动,你不要以为这是表现你的诚恳和诚意。很多时候呢,反而会给被道歉的人施加压力,他心里会觉得我才是那个受损方好不好,是应该你来安抚我的情绪啊。

技术细节

  • 挑一个自己的小错。

  • 扯一个和道歉的事情/双方的对错无关的。

    像负荆请罪这样的事情啊,应该是我向您做。但是我们这些文人太矫情,没有这样的勇气,您能有这样的勇气,真的很佩服你。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错在先不管,反正您这个负荆请罪的勇气是比不了的。你把这个话题啊,就从双方的对错引到了别的地方。

【沟通】如何和陌生人聊天

本体是如何在酒桌上聊天,但实际上也可以在撩人尬聊的时候用,因为都是陌生人聊天。

观念更新——酒的作用是让人放开

观念更新——别人觉得你会聊天,意思是别人说话更多

所谓的会聊天啊,是让对方能够对着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饭局结束都觉得意犹未尽,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适合对方的话题。

大部分人类都是自恋的,他喜欢做的事,一定是他喜欢聊的事。

技术细节

  • 如何延续话题。交叉使用what-which-why-how。

    你喜欢什么,哪个种类,为什么,以及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自身的例子。

    • 你学什么专业的?
    • 公共事业管理类。
    • (懵逼,完全不懂,抛出一个问题)那是不是和中国国情相关联啊?
    • 是啊。
    • 那以后一般在什么单位工作呢……blahblah
  • 夸夸他。

    夸得不能太直:

    爱运动的人的优点并不是爱运动,爱读书人的优点,也不是爱读书。爱讲自己孩子生活趣闻的人的优点,也不是爱孩子。

    你必须赋予人家的爱好,一个它的主人都没有想到过的 nb 意义

    不能太苍白

    在社交场合中上来就恭维对方,显得要么过分功利,要么过分虚伪。而在 一个热络的对话之后的恭维啊,才能让人感觉到真诚,觉得你懂自己,进一步觉得你值得结交。

【沟通】应对你行你上

暂时只能想到,对方说“你行你上”是因为该做的事没做好被骂了。这个时候心情肯定特别烦躁,一般不应该继续跟对面吵。确实只能像邱晨说的,说理无用,只能保住自己面子,就沟通而言这一课意义不大,因为这是呛声。

对方之所以会产生谁行谁上这样的反弹,是因为对方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和你不一致,或者对方压根不想承担他角色对应的责任

观念更新——重点不在于驳倒对方,在于自己不犯同样的错

这里,犯错就是说出你行你上这句话。这句话简直闻者流泪见者伤心。

技术细节

一切基础都是对方对你说了“你行你上”。

  • 我不需要上,自己根本没有做事的必要。例子是菜难吃和下厨,小说烂和写作,可以多想几个免得对方听腻了觉得你傻逼。

  • 你行你上这个糊话,不是正面回应,在诡辩。

    责任是必须履行的,但是能力不是必须使用的。

  • 如果我们只谈做好做不好这种事,就掉进了对方的陷阱。正确的做法是要回应就要锁定对方的真正责任,那就是占据了机会。

【说服】如何对上级说不

其实他说的几个步骤都挺自然的想起来,先假装同意,然后却说不同意的理由,最后交给他决定。

不,这么总结,反而会让人觉得说话的人找打,阳奉阴违。所以要使用的时候,不能在假装同意环节表现得很奇怪,不然是人都能觉察到异样。不,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表现得很奇怪,小心思会被看穿。主要就是你能不能让上级有面子地下台。

这已经不是我想要的说话技巧了,这盘棋更大。

观念更新——既不是完全不讲道理,也不会完全客观中立。

正态分布。

你如果有抗拒,他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我哪里不对,而是你在偷懒

技术细节

  • 成本计算环节其实还是蛮有用的。一般有想法的人并不知道理想和现实的鸿沟,那就给他看。

【沟通】如何做好的聆听者

【沟通】如何聊天也提到过,别人觉得你会聊天,是因为别人说得多。所以这一条算是那条的技术细节。

观念更新——同感泡沫

太容易得来的会引起疑心,看情况吧。要想理解这个,首先得自己遇到别人的廉价同感。

千万别轻易说,我明白你的感受,我理解你的心情,你的处境啊,我都懂。你可能会纳闷,唉,很多口才教科书都说我们应该在交谈中有同理心,感对方之所感,这些话不正体现同理心吗?可是反过来想,你要真有同理心就该知道,轻易在口头上表示理解对方,反而容易激起对方的不愉快。

技术细节

  • 反馈。被拆穿了就不好了,比如瞎点头。

  • 重复。真的好用!像谈话里用的夸张语气巨搞笑:“等等,所以说是”/“你的意思是说”+原句。

  • 不熟悉的时候,引导话题。

    唉,你喜欢喝酒吗?我挺喜欢喝啤酒的,如果下属就回答四个字,我不喜欢,那这交谈就尴尬了。

    您喝啤酒的时候一般配什么吃的呢?

    “我不喜欢”真的是把天聊死的典范。傻不傻,人家真的想问吗,真的想喝酒吧。

【谈判】跳崖砍价

逐步后退就是温水煮青蛙,会激发人的得寸进尺想法。另外,说底线次数多了,会让底线这个词变得廉价——狼来了。

观念更新——逐步后退不一定会收敛

你每次让步时都会强调这已经是最后一件。说这个是我的底线。但一旦压力来临,谈判濒临破局时。又会再多让一点点。以至于你前面那些警告与声明。最后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毫无威胁性的。

请问,你会相信吗?你会松手吗?你是不是会觉得不管了,总之再给他点压力试试看。

技术细节

  • 不轻易退让。这个重点就在于,你得清楚这是一种战术,不能听着对方讲话就顺着他来了。

  • 大幅度让步,要在对方接受范围之外,自己的接受范围内。

    看情况吧不在范围也没辙- -经验问题,得学会感知。

  • 让一大步之后一定要说清楚,你再向前一步就是欺人太甚。

    最后他的另一个例子中理由是,中彩票了,说明这个欺人太甚也有其他的分支,就是说你不能给对方还嘴的理由。如果对方想让你再给钱,总得类似中彩票一样天上掉馅饼,可是这个几率很小。

    大概是这样。

    让人家觉得唉,这个机会再不把握好还真是没下次。而且相较于你之前态度的强硬现在你愿意松口,他们都得领你这个情。

【辩论】认真你就输了

主题是辩论,所以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刚对手,这个前提要搞清楚。

这种化道理讨论为态度讨论的语言权利关系争夺手法,的确是很多不善于讲道理,却善于挖苦别人的语言流氓经常采用的下流手法。

观念更新——吵架的目的

吵架本身并不能帮助得到话语权力,我觉得还是发泄情绪。但是要会发泄,不然就是撒泼男女vs人气怪物(礼貌地骂人)。

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是由更有话语权力的人来提出的,而不是一个被气得满脸通红的人来提出的,所以吵架有且只有一个目的,争夺话语权力,并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观念更新——解决冲突的意义

不仅解决了冲突本身,也提高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评价。

人际沟通,经常会遇到冲突,遇到冲突就回避,也许会显得有礼貌,但是会使你唯唯诺诺,永远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人,从而变成人群中永远的从属者。冲突的理性解决是谈判或者辩论。 但是遗憾的是,当对方不讲道理只会人身攻击的时候,这场谈话毫无疑问的会走向最极端的吵架。在吵架中取得话语权力,并且将对方重新引向理性的谈判 或者辩论,这才是现代人际沟通的王道。

观念更新——呛对手等于加强自己

当对方在自己的道理领域觉得自己理亏的时候,是他话语权力最弱的时候,我们要趁势 把它拉入自己的道理领域

当对方话语权力最小的时候,用降维打击的方法彻底取得话语权力,提出自己的方案

上面那句自己的道理领域是第二个技术,用对手的逻辑反驳对手。感觉难度挺大的,下面有个例子。

降维打击的意思是文明一点的人身攻击,指出自己的档次比对方高。

我们先是在吵架的目的上显得比对方更为成熟大气,完全不是为了发泄情绪。

技术细节

  • 用对手逻辑反驳对手的例子。

    比如说我们很常见的那句认真你就输了。听到这句话, 你可以淡然一笑,对对方说,我们只是在讨论问题而已,你竟然在计较输赢。

  • 人身攻击的例子。

    所有的吵架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吵架本身就是一件很认真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认真的话,干 嘛在这里浪费时间吵架呢?我不知道认真会不会赢,但是我知道,所有的事情不认真就一定会输.

【谈判】要求加薪

这个还可以应用到什么场景呢?向对方要求更多的东西,而且是长期合作。

我觉得胡渐彪说的都挺有道理的- =+

里面一开始提到的两个方式确实很没水平,乞求和威胁法。好好说话的目的之一肯定是保持说话人之间的关系。乞求让人觉得不舒服,是因为说话对象会感觉被利用了善心;威胁法肯定会破坏关系的。

乞求:你是在赌你老板的人品和心情

威胁:赌你老板在那一刻胆子有够小

咱们这两个方法啊,都是把谈判的基础都寄托在对方的人品和人格上了。这在谈判里头,我们认为是最吃亏的谈判处境,而因为你要知道,一场谈判中最怕的是你把最终决定权完全交托给对方

观念强调——不去做就没有结果

如果你是在一家公司制度比较完善, 考核制度也比较健全的公司上班,其实我们是不怎么需要主动开口要求涨工资的。但是很不幸,我们大多人其实都是在中小型企业上班。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主动向老板要求涨工资,那涨工资这件事情有时他还真就不会发生。

观念更新——和未来一致

描述愿景也是好好说话喜欢用的一招。《高难度沟通》书里也说,人们更相信和未来一致的人?

加薪的时候,其实很多员工都是把重点放在我过去一年有多拼啊,我过去一年的成绩有多好, 但坦白说,对老板来讲啊,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普天下的老板在花钱的时候,他们的焦点永远都是在,我手上这一笔钱投下去对我未来可以带来什么好处,所以现在我们要给老板一个未来。

观念更新——涨工资在预算设定之前进行

他的提议是提前一个缓冲,知道了目标后,能够在正式提出涨工资之前达到目标。

你要知道,对公司来讲啊,给一个员工涨工资,就等于 在接下来那一年,每一个月,公司的成本都会往上调。如果老板在制定明年的预算时,他没 有预留出你那一份,那倒是他,就算再愿意给你加薪,他有可能是无能为力的。

技术细节

  • 确认标准。说好了就不好再反悔,利用这一点。

    为什么不再反悔呢?反悔会对人的形象有破坏性打击?

  • 一来就说清楚目的,在这个情况下就不适用,谈判都需要诱导。

    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跟老板说啊,老板,我希望加薪到底行不行,为什么?因为这时老板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方法把你给挡回去。比如说拖字诀——如果他跟你说,让我想一想,你能够怎么办,你总不成和老板说,不管你现在必须给我一个答案啊,那这个 时候会很不愉快吗?就算老板不使用拖字诀,他还可以随便挑你一个毛病,就把你给打回去。

    而且如果针对这个毛病争论起来,重点就错了。

    和老板谈判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正处在弱势方,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和资源和老板进行对等谈判,你问出一个客观标准,就能够让你和老板处在一个相交对等的关系 上,那么加薪不加薪就不再是老板要不要赏赐你的问题,而是给我加薪到底是不是合理的,或者加多少才是合理的问题。这个客观标准,是你和老板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一个最重要的谈判据点。

  • 确定标准之后,在工作达标与否的问题上进行拉锯战。比如我在这里多做了,虽然哪儿有点不足怎么怎么。这就不是这一讲的内容,需要联动其他的?

    我们要把我们的成绩报告尽量向老板所说的那个客观标准靠拢。

  • 没有必要在一次谈话里完成,可以有阶段性目标。

【沟通】避免沟通陷阱——两个版本

察觉别人的内心,需要细致。细致是一个总纲,现在讲总纲下的例子。

观念更新——两个版本

两个版本,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啊,内心都有一套专属于自己角 度的版本,在我们自己所编写的版本中,你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有苦衷的,而别人所有 来自外在的反弹与质疑,对你来说都是缺乏体谅的

虽然我们在沟通时都会强调“我对事不对人”,但在每个人的心中,对于事实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版本。所以,我们就要了解,所有的沟通事实上都是在“对人不对事”。在沟通中,我们对于事实的每一个陈述,都是在以某种形式攻击那个拥有不同版本的人。囿于情绪和认知的不完全,我们往往意识不到“两个版本”的存在,而都误以为是对方不讲道理。这时候,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存留下来甚至爆发出来。

技术细节

  • 说简单点是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先把视角拉到全局的高度——我知道你有可能是这么想的。他叫这个预防针。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有这种感觉。”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觉得你这样做是对我的一种不尊重。”

    “抱歉,我知道你希望我早睡,不是故意要干涉我的生活,但我总忍不住会有这种感觉。”

【辩论】反应慢的应对

我自己用得应该会少一点,就当被别人质疑的时候用吧。回头一看,必须是对方瞎怼,自己不占理那怎样都没办法。

强化一下

辩论不是两个人之间比反映,看谁能噎死谁,而是要争取中立第三方的认同,把道理讲清楚才是最重要的。

观念强化——不要跟着对方的节奏

其实啊,很多的诡辩都是挖个坑让你跳,对方冷不丁问一个问题, 就是希望你快问快答,没时间思考,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跟对方赌气,你一块我也快,而是 要让节奏慢下来,你要经常问自己等等对方,这个问题跟我原本的逻辑是什么关系?

技术细节

  • 复述问题。适用情景对方用奇怪的逻辑抬杠,然后自己一时间没有理清楚这个逻辑。

    你说我要吃鸡毛,没有啊,你为什么觉得我会要吃鸡毛呢?鸡蛋不好吃,为什 么就会要吃鸡毛呢?

  • 我觉得复述问题和慢慢来差不多,都是为了不跟着对方节奏。

  • 第三个化繁为简,就是要带自己的节奏。抽象一下,通过对方的杠话蕴含的不同主题来引导话题。

    你说这个鸡蛋难吃,对方说你也就配吃鸡毛。你可以冷冷一笑, 慢悠悠地回答说,你无非是在质疑我的品味,你知道我去过多少种做法多少个产地的鸡蛋吗?你没吃过好的,有这种质疑也不奇怪。

【沟通】拒绝借钱岔开话题

我不是在教你如何做一个奸诈的吝啬鬼,只是告诉你, 在遇到确实不想借钱的情况下,应该怎么说话,才能既不伤和气又保住钱。

我觉得这一篇讲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是观念更新……

第一招的少借不如不借,不能算作技术细节,而是不借的理由。

观念更新——不想做帮人某件事儿,讨论重点不能放在这件事上

当然,前提是不想借钱。所以把金额问题扯到原因上。

我完全理解这种本能反应,因为在我们心里,跟每个亲友的感情或多或少都跟某个具体的金额挂钩。

第二招叫做先问原因,别问金额。

只要我们从金额谈起问题的焦点就会一直在你身上,你舍不舍得这么多钱?你现在手头有多少钱?你觉得我们的关系值多少钱?这些问题你该怎么回答呢?

所以啊,你一定要把战场放在对方那里,因为原因那是对方的事, 给你一个合适的原因是他的义务。当然,有些理由真是不好拒绝,借不了那么多,干脆包个红包送给人家就 行了,对方也不可能真的挑你的理儿。

这里回头看,只能扯到原因上吗?

观念更新——借钱之后的生活会是怎样

请注意一个你相当不愿意借钱的人,向你开口的时候啊,往往就意味着他的自我感觉, 在你心里是很值钱的,你内心以为的那个数字跟他以为的那个数字压根不会是同一个数字。

你只要开始借钱,那基本上以后你们的关系就是催款关系

你们会在不好意思的彼此哼唧之中,商量出一个居中的数字,而两个人都觉得自己亏了。再加上日后你不甘心的催债和他不以为意的拖延,早晚会绝交的。

meta一点,好好说话系列其实都是说理型的,他们最喜欢用的招数就是描绘未来——这里为了说服听众/读者接受自己所说的招式,先描绘一个反向并且结果不好的未来。

观念更新——向亲戚朋友借钱的理由

在传统社会里,借贷关系之所以经常在亲友之间发生,是因为银行系统的不发达。在这个支付宝都能借钱的年代,遇事须要向亲友借钱的人,要么就是借贷数目远远大于他们的偿还能力,要么就是舍不得给利息嘛。

技术细节

  • 拒绝最终步骤:给出相似的理由。

    如果对方说要买车,你就马上说自己正在筹备买房;对方说丈母娘压力太大,你就说老婆给他压力太大;对方说老板承诺的奖金没到位, 你就说自己的老板还拖欠工资呢。总之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在努力攒钱,对方脸皮再厚,也不会说你的美好生活可以先等等,我的美好生活比较急。

【演讲】如何在大家都不想听的时候说话

如果和台下观众意见一致,都觉得这是不必要的,那就用这招。但要是演讲人觉得确实重要,听众不觉得,怎么才能把听众的思维转变过来?比如赛后、训练后的讲话。

观念更新——非讲不可不是展示自己,而是讲给合适的对象听

婚礼上讲话讲给新人,广告念词讲给广告商,葬礼讲话讲给悲痛者。人们喜欢听自己本身就认同的话。

技术细节

  • 别假正经。心知肚明的事情,在对方觉得讨厌的时候,点破可以减轻这个情感。

    你认认真真的说一件大家都不那么爱听的事情,是很尴尬。但是更尴尬的事,你竟然假装自己不尴尬。

    点破尴尬的好处是换了位置,你和观众的屁股就坐在了一条板凳上,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 该说的要说。什么是该说的?既然自己不想上台,肯定有人要求你去,那就要满足这个人的条件。或者说,你知道什么人在期待着你说一些他们想听的话。

    不管之前我们怎么调侃广告商,说他们比我们念广告,也不论之后我们有多少要加钱的调侃,一旦到了广告环节,还是必须一字不落的

    小李子拿了奥斯卡,他的致辞一共两分半钟,感谢自己朋友十八代的话,老老实实地说了一分半,先感谢了观众,又感谢了其他竞争者,感谢了自己的剧组成员导演组影片的发行方经纪人,甚至包括自己的表演老师, 一丝不苟,一个人也没有遗漏,这是他的专业和责任。如果他上来,就说,我知道你们不爱听感谢的话,那我不讲了,我给大家讲几个段子乐一乐吧,这不但失了风度,也辜负了团队的期望。

【沟通】鼓励不上进者

不能直了,不能直了。

观念更新——鼓励自己的话,不要拿来鼓励别人

他会说瞧你这怂样没出息,甚至他还会拿这个需要鼓励的对象去跟其他人进行对比,说什么你看隔壁老王多牛逼啊,再看看你自己!

这些招数啊,拿来对付自己,可能还行,用来鼓励别人,别人用一句我只想做个平凡的人,就能把你噎的不知道怎么往下说。

和别人对比,结合下面的不愿意和别人走同样的路。

观念更新——最后的防线是不努力

我就想做个平凡人,这种话其实未必是真的放弃,可能是出于防御的心理,因为不努力,往往是一个人最后的安全区,遇到挫折,他会想,这可能不是我的问题,这不过是因为我还没有开始认真对待,我还没有开始努力。人人都喜欢劝其他人,别害怕失败,但他们不懂的是,真的令人害怕的,不是失败这个结果, 而是我怎么努力可能都没有用这种结论,因为这才是对一个人最全面最彻底的否定。

观念更新——不愿意和别人走同样的路

一般人呢,其实都不太愿意直接去模仿别人的成功路径,因为那样,即便获得了成就,他也会觉得那不是他自己的。所以啊,鼓励人的时候最忌讳就是做比较,说什么你看人家老公,你看人家孩子,这样的结果,八成是这个老公和孩子会更不愿意去上进,那是因为他们会觉得我不想做别人的追随者,我宁愿跟他保持巨大的差距。这样至少我可以推说这不是差距,这是差别, 我们只不过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罢了。

这两句本来不怎么认同,细想了下确实人在丧的时候会这么想呢。

  • 即便获得了成就,他也会觉得那不是他自己的。
  • 我宁愿跟他保持巨大的差距,这样至少我可以推说这不是差距,这是差别

技术细节

  • 降低对目标的恐惧。有些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恐惧的其实是全面否定,以为自己害怕的还是失败。所以就先降低他们对失败的恐惧——不能直接这么说“不要怕失败”,绕一点:用可能性代替。

    不对不对,用可能性代替是什么意思?做有些事情可以直接说,失败了没啥;有些事情看起来成王败寇,实际输了也不会怎么样的,就要减少压力了。

  • 用可能性代替目标。针对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技术,有些人用目标就好点,不过有点硬。如果不清楚对方的性格,还是用软软的可能性好点。

  • 营造愿景。又是你,但是这里真的很好用,虽然也许自己不能体会到自己说愿景时的期望,但要让别人有这个期望。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让他们搜集材料,也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让他们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人嘛,都是这样的,你要他去做什么他就不乐意,但如果你谈的不是去做什么,而是去玩什么 吃什么享受什么。他不仅乐意听,还可能会为了实现这些想象去尝试去努力。

    愿景啊,应该是一种改造而非具体的承诺

【说服】说服别人改掉坏习惯

你要能深入的去理解人们做一个决定,保守一个承诺,改变一个习惯的内心活动

观念更新——谁不知道这是坏习惯呢

坏习惯之所以难改,不是因为对方不知道,而且恰是因为知道了又改不掉,还形成了一套合理的说法。

在这种情况下,你越是强调这件事的坏处,人家就越是有逆反心理

观念更新——惩罚太严重,会让人破罐子破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观念更新——需要奖励来刺激

如果定的小目标本身(比如,减肥减到60kg)就能够让人产生成就感,其实这就是内部刺激,不需要外部刺激。

这个奖励呢,既不能依靠对方天生的道德感,否则他早就自我改正了,又不能只是给他说改正后有什么好处,因为这些对方也都知道。那么在对方心中到底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成是改正坏习惯的奖励呢?每个人喜欢的都不一样。

技术细节

  • 先定一个小目标。

    比如说你跟一个女孩子保证说我保证会让你一辈子幸福快乐,人家高兴一阵子就过去了。可是如果你说我保证每年会带你出国玩一趟,这就是一个具体可执行的承诺了。

    所以要记住承诺越具体越有达成的可能,对方越会当回事儿。

  • 犯错有补救,对应上面的惩罚太严重,太严重就是没有补救的意思。

    减肥的话,与其冰箱里什么都没有,最后饿的受不了叫外卖,还不如备点应急的食品,防止万一坚持不下来,总比临时起意买一堆垃圾食品来吃好吧。

  • 奖励来刺激他。可以采用坏习惯本身作为奖励。

    绝大多数的坏习惯都不是像毒品那样,一点都不能沾的东西。像什么懒惰呀,拖延哪,玩网游啊,好吃啊,其实本身都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不能过度。

    用这个作为奖励,能起到激励的效果,又能让对方意识到把握这个度的重要性。

【沟通】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批评

比起沟通,我更觉得这是说服。因为既然要批评别人,主要的说话人已经是自己了。另外,好好说话系列中,说服有一个要点就是把自己放在对方一条凳子上,这里第一个技术细节也是。

观念更新——为什么要去批评人

用文字想清楚做这件事的目的,这样才可以和别人讨论。

没有人喜欢被训斥,一般的正常人呢,也不会把训人当成爱好,只是你作为前辈或者头,阅历相对丰富,也更有大局观,更容易发现后辈或者下属在走一条已经被验明是错误的道路。

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过来的,而他们都喜欢以下面这样行事。

上一代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喜欢营造权威感,因为这样比较令人信服。但是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权威逐渐被解构的时代,身份上的权威性,反而会成为说服过程中的绊脚石

过去,晚辈的知识和技能完全通过长辈的传授获得。而现在,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年轻一代不仅有很多其他的途径来学习知识,还能不断地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自己创造的新枝传递给他们的前辈。这种文化反哺的现象意味着长辈的权威已经逐渐不在了。

批评人确实爽,但爽不是批评人的要点,而是提高对方。

目的正确性有了,接下来是方式。说话的目的一定要弄对。方式错了,还可以来一句“心是好的,做法有点问题,下次再改”。

技术细节

  • 以平辈自居,而非前辈或者是领导。

  • 理解对方动因,以同理心来建立信任感。

    重点在于,一般的批评者不知道对方的动因是什么,所以显得这一项特别重要。

  • 用自己的错误来说明真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上面三个其实都是拉近距离。坐在同一条凳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其实也有拉近距离的感觉,不过重点还是说,不能和说服的对象对立这一层面。

【沟通】相亲聊什么?

相亲的场景是最快速地获得某些信息,而不是等日后再来,所以就不能同甘,先看苦能不能共。

你们能相处多久,不是有你们最开心的时候决定的,而是由你们最不开心的时候决定的。所以啊,像相亲的时候,除了开场找话题的时候特别需要交集,比如说聊一聊哪好玩啦,什么好吃了,其实进一步往深里谈,那是一定要谈一谈负能量的东西。

还是觉得蛮神奇,是不是因为这是我新遇见的观点,从而让我转变呢?比如我以前觉得一个人喜欢什么可以用来判定一个人,现在听到一个还挺有逻辑的观点说对方不喜欢什么更有效果,那么我似乎倾向舍弃前者而只认后者。

另外,不一定非得是相亲,了解一个人就可以用到这个讲的。

当然,我不是说啊,你第一次相亲的时候就要掐着点一口气问完。但是呢,在相处的过程中,越早知道越好,避免日后发生冲突,成本太高。而且啊,你会发现这些问题呢,也不只是在相亲的时候有用,只要你想了解别人的价值观,金钱和家庭观这样问都是最为有效的。

观念更新——决定长久的是不同之处

求同存异,还得看异存的下来不。

万一你们俩最讨厌的东西正好是对方比较喜欢的东西,大家可以节省点时间嘛

技术细节

还是那句话,所有问题都不能直接问出来,而是要在适合的时机使出旁敲侧击法。

  • 欲知金钱观,问最浪费的消费。也就是最不愿意花钱的地方——还是一个存异是否成立的条件。

  • 家庭观。其实我觉得这个蛮私人的,可能不会谈起来,直接问也很糟糕,所以引导法很重要。

    比如呢,唉,我跟你说啊,我跟我爸妈为了我找工作的事,没少抬杠。后来呢,我坚持要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们就只能认了。唉,你们家会不会有这样的争论啊?

    你看啊,这样的引导提问,对方啊一定会跟你谈他的家庭状况和各种关系。你也趁机啊,可以了解一下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对方原生家庭解决矛盾的方式。第二是它在原生家庭中的话语权,而这些啊,对你们未来和原生家庭的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

【谈判】旁敲侧击

最近在步行街一篇谈追求别人的贴子里也看到了这个,印象瞬间加深。我觉得所谓利用心理学,就是拼别人的第一反应来引导,别人回过神了加强了警戒意识,这不就没效果了。和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也是相同的,心理学研究里如果人意识到了这个研究项目的目的,偏差就会很大了——除非研究已知目的下的人类心理才是真正的研究项目;不过话又说回来,受试者其实依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目的。

Anyway,回到正题。直接问问不出来或者,问出来的是假的,那就用旁敲侧击。

技术细节

  • 好为人师纠正式引导法。

    你要知道我们人呢,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我们非常喜欢去纠正别人。像孟子就说过一句话,叫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借用这种喜欢纠正别人的心理,我们往往可以很有效的去引导别人吐露我们想要的资讯。

    其实我在聊天的时候也偶尔用到过。假如我们现在知道对方是A学校的,但是对方并不知道我知道,我不想对方知道我能够了解到他的背景。

    • 你是A学校的嘛?
    • 是啊

    卒。也有可能反问,你怎么知道的?

    • 你是B学校的么?
    • 不是,A。

    呃好像没有什么代表性,脑洞消除!再见!

  • 刺激对方纠正你——姿态和语调。

    我们再来看第二步,姿态跟语调。你要知道啊,既然纠正式引导,那么最大的关键就是要如何诱使对方来纠正你,所以在说话的时候,你提出来的那个答案一定要表现出自信满满。

    假如我是一个真正了解状况的人,结果呢?我现在看这个小王八蛋不知天高地厚,在我前面大放厥词,让我想要立马教他做人。

  • 刺激对方二号机——适度反抗。

    说的人觉得他已经纠正你了,你也认错了,他已经证明他是对的了,这个话题当然就不用再继续了。可是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你居然做出了我们刚才所说的适度的反抗,那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呢?

    善用这种适度的反抗,你从对方嘴里可以套取的资讯量往往超过你的想象。

    不过呢,既然说是适度的反抗,那意思就是不能过量,否则你会引起两种反效果。

    • 第一种是心里想,唉,何必呢?只是聊聊天而已,何必跟人家吵?你要怎样就怎样
    • 第二种心中一想:唉,等等他为什么反应那么剧烈,是不是我刚才讲太多了?

【沟通】表达感谢的时候需要注意…

如果只是真诚地说句谢谢,这个其实不用教,可是你往深里想啊,道谢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建立联系的机会。

观念更新——话题不能等着他来

和开头的引言一样,先想清楚自己说话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只是个感谢,那就感谢;如果另有加强联系的目的,就要用到这一课的内容。

转念一想,说话的目的必须要理性思考,而不是凭当前自己的状态决定。比如,因为当下精神不好而拒绝了学长或者老师的会谈,或者拒绝了和可能发展的异性约会。不过,如果拒绝表达得恰当,说不定还有第二次。

观念更新——表达感谢有点尴尬

很多时候两个人除了多谢,多谢,哪里啊哪里之外其实没什么好聊的

但是,帮忙是一个有来往的过程,能够利用起来搞好关系,何乐不为。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想取得别人的好感,最好是先制造机会让别人帮你一个小忙,付出一点沉默成本。然后呢,你在对她表示感谢,这个亲密感就建立起来了,比如说你要跟人拉近关系,有个很好用的小技巧,就是找人家借本书啊,请教个问题啊,一借一还道个谢,这不就聊上了

观念更新——感谢过度会引起反感

我记得哪里看到过,最讨厌的情况是,对方觉察到了你有企图啥的。这里让人不喜欢的是道德绑架——让对方觉得不继续帮你很不好,因此对方不开心了;反过来,如果让对方打心底觉得不帮忙很不好,这就对了。

周老师,您能自费给我们办讲座,我们太感谢了,希望以后还能多见到您。

周老师,您对这个问题的讲解太有启发了,以后一定还要向您多多请教。

那你想想,我以后如果不想来了怎么办呢?或者是我想把机会再留给别人呢?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有点尴尬了,嘴上可能说一定一定,可是心里怎么想啊,那就不一定了,你在对我表达感谢的时候,我很可能想的是怎样尽快结束这段对话,你的感谢不就是没效果了

观念更新——被人感谢,人会感觉不自然

主要是不能夸狠了,而且好好说话本身有一期就是说如何应对感谢,说明有的人并不懂得如何回复,所以就感到不自然了。

观念更新——想要继续相处,得让对方说出来

如果想要继续求助,得让对方自发提供帮助。其实这个自发与否,对方的心态依然可以是不高兴,但这话语权力就落在自己这边了。你要求别人帮忙,别人说可以提供帮忙,虽然对方内心都可以是不情愿,但第二种情况对方不能说,你又欠我一个人情了。

技术细节

  • 怎么才能让对方自发提供后续帮助——说对方之前的帮助用处很大。只谈自己的收获,不谈对方做了什么/对对方的进一步要求。

    周老师,您自费给我们来办讲座,我们实在是太感谢了,这样的活动啊,一定会引发我们校内同学持续的热情。您这个头开的真好啊。

    周老师,您的课对我们太有启发了,非常感谢,我们会对这个领域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学习的。

    因为这是沟通,这边说完对方一定需要回应,但对方其实也不一定就会说“以后有机会继续合作”,关键在什么呢?打消顾虑,不能让对方觉得是道德绑架。

    明确让对方知道自己没有进一步的义务,打消对方的顾虑,对方没有了这个心结和防范,再来听你的感谢,就会比较容易真正的感动,反而会提高他进一步帮助你的可能。

  • 感谢的时候说帮忙的细节。这个其实回应了一开始说的情景,感谢的时候双方都没什么话说的尴尬。另外,缓解了对方不知道怎么应对纯感谢的失措,因为这样可以引出其他的话题,使得对方不一定需要正面应对感谢。

    好像这里两个是同一点?都是缓解纯感谢的内容。

    比如妈妈织的毛衣。

    比如说你可以夸毛衣织的好料子比外面买的暖和,穿起来实在。在技术性的细节上跟你妈说,这也就是表达感谢了吧,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大家心知肚明也不尴尬,气氛会好得多,你们那就可以继续往下唠了。

  • 联动其他某一期的内容,光谢谢对方,对方不会觉得什么。夸到点子(细节)上还能让人觉得你识货——对方对你的评价上升中。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高尚的,但我们更希望自己是强大的。我们都希望得到感谢,但是我们更希望得到理解和对我们能力的肯定。你表达感谢,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对方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是在细节里面体现不是在高帽子里体现的。

    欧,这里说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对方的成就感,是吗?有点意思。

  • 引出另外话题的例子。

    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谢你,这个数据太重要了,我熬了好几个通宵翻了几十份文件都没有查到,都快急哭了,眼看这个报告就要泡汤了,死活写不出来,幸亏幸亏你能出现。

    这个说法呀,就是把道谢放在细节里,而且接下来你就可以跟他聊,怎么查资料啊,该看哪些书啊,哪些网站比较靠谱啊?哪些专家比较权威啊?不至于你说个谢谢,大家都愣在那。通过这次感谢,既能拉近彼此的关系,又能进一步学到东西。

【说服】销售在于创造需求

创造需求本质上来说是下套。

观念更新——不能只就事论事

所谓创造,就是无中生有。

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句话是真的,不过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因为消费者不知道,也不意味着咱们就知道啊。

那么怎么找到消费者的需求,就是这一课的内容了。

观念更新——自信才能让人更积极的思考问题

愿景法在此。自信的人会往好的地方想,而且这个是自发的不是沟通对象给他描绘的。因此,会有好心情,接着就能接受更多选择。

观念更新——表面上的相互独立,实际上不能控制变量

这里独立是概率意义上的,针对从处境出发这个细节。

如果你去进行社会调查,很少人会说我特别爱吃泡面。【独立调查】

可是泡面呢,也的确是我们大部分人吃的比较多的一样东西,它往往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电视的时候,忽然心头 一动,唉,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泡面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食物。【相关联】

正例:

比如说啊,过去超市里摆放商品都是按照分类来的,饮料,零食,电器家具都是泾渭分明,规规矩矩的。可是你想想啊,真的有人是这么过日子的吗?

观念更新——销售要站在对方的同侧

好好说话除了愿景外的第二招。权游里Yara说服龙妈,印象深刻,都是想称王的女子。

销售的时候,怎么站在对方的同侧?误区就是先问预算,变成了adversarial,客户从0开始往上走,销售从最高点往下压。

首先啊,消费者是来花钱解决问题的,花多少钱本身啊,它不是任务。没有谁真的就是拿 1 万块钱进来,花完拉倒的。

其次,先问预算不能催生新的需求,因为你一开始就已经把额度给框定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你这么一做呀,就等于把自己置于消费者的对立面,他带了钱,你负责把钱掏空,这不就变成攻防关系了吗?

所以正确的姿态是,和客户一起往上走,一起吐槽价格。

技术细节

  • 从优点出发。因为自信让人积极思考并接受销售人员的说服,于是就要让客户自信,就要夸他(的优点)。

    我们一般来说啊,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以为需求总是对应着某种不足,所以我得先证明你有病,然后再说我有药啊。先指出你的不足,然后再卖东西给你啊。

    这套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啊,它最多只能满足原来的需求,而不会带来进一步的需求。

    说别人的缺点很多时候都会产生逆反心理,要让对方越买越爽而不是越买越愁——体会到了!

  • 从处境出发。思考关联性,典型例子就是钓鱼买鱼竿推销游艇,还有电视机+零食系列。

  • 最后说价格。见上面观念更新

【谈判】开高价是有理由的

不开高价是心理原因,而不是说话技巧,所以题目叫为什么你要敢开高价。凡是心魔,都是觉得对方会怎么怎么样,那么解决办法就是探讨——对方真的是这样想的吗?所以我这个读书笔记最大的题目就是知彼。

观念更新——不开高价是心魔

内心深处是想要多开点价钱,但话到嘴边却怂了,怕吓跑人家

这个心魔作祟,会导致与低价相对应质量的产品。

他说好低价200,结果呢?回去以后自己又想。唉,这个案子钱挣得少,所以工作的时候呢,积极性不强,设计出来的东西呢,品质也不高。

观念更新——客户的思路并不是价格优先

其实他们在心里啊,思考的顺序是这样的

  • 第一,他永远都是先想,这样东西到底够不够好,我究竟想不想要?
  • 想要,他才会去想价格是不是能接受?
  • 如果嫌太贵,则第三它就会开始想我能不能试着用更低的价格得到。

所以请注意噢,真正会吓跑客户的,永远都是你所提供的那些服务或商品的品质,而不是价格。如果他们觉得你的东西够好,只是价格太高,则对方不但不会跑,他反而会留下来跟你叽叽呱呱地杀价,跟你谈判。俗话说,嫌货人才是买货人,就是这个道理,此时你一开始的高价,反而会成为有助于成交的筹码。

这样一说,高价反而更应该开了。

观念强调——高价更容易砍价

开高价给人家砍价相比,你开低价日后再涨价,哪一个比较难?是的,如果你现在就不好意思开高价,那我告诉你,像你这种个性在之后一定更加不好意思开口要涨价。

就算你好不容易忍着忍着一张海报,200也把它设计的漂漂亮亮的,然后客户满意啦。下次人家还找你也掏200的时候,你说,嗯,这次我想要500,我靠,那不是更加容易被人骂狮子大开口吗?

更加容易被人骂针对一开始收高价被人说狮子大开口。

观念更新——开高价在别人眼里是自信的体现

自信和高品质有正相关性。

当一个人敢开高价,就是因为他很有自信,它可以很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我所提供的东西真的就是这么好,真的就是能值这么多钱。同时也因为他开了这样的价格,所以他对他自己也必须要有要求。回去工作的时候,我必须对得起我当时开出的支票,提供出让人骄傲的品质,而这就是一套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针对刚刚的恶性循环(价格低-不想做-品质差-价格理所当然地低)。

技术细节

没什么技术细节,这一盘就是讲开高价的理由,重点都在观念更新里面。

【沟通】和父母打电话

这个代表了什么:双方距离比较近,但是这个近是身份带来的(比如父母夫妻相互关心),不是爱好啊工作啊什么的带来的话题亲近。无法带来话题就没得聊,没得聊好像就展现出这俩人之间关系没那么亲。这个时候,聊些啥好呢?

这章的沟通并没有把完全话语权交给对方,或者说,交的不是话语权,而且别的什么我不知道的权力。

观念更新——父母想了解你,要去满足

我每次都在电话里跟他们说,让他们少操心哪。大哥,你父母还每次都让你早睡早起多吃饭呢,你听进去了吗?你越是大而笼统的说一句,一切都好,请放心,父母越是不放心,他们会觉得你在报喜不报忧,会觉得你有话藏着噎着。

用生活细节去满足,虽然生活细节是没什么聊头,但在关心你的人看来是很有趣的。

观念更新——父母觉得管不到了,才是心头要事

其实啊,随着儿女的长大,父母最闹心的事儿莫过于对儿女生活的失控,他们再也不能深度参与到你们的生活中去了,这会使他们产生很大的无力感。

我觉得和上一条一样,都是因为离开了他们导致他们不了解近期的你,于是留下了一个空白,这样就会有很多不合逻辑的猜想。扼杀猜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们事实。

观念更新——父母们在儿女的话题上有攀比

人年纪越大,越会无可避免的被社会边缘化。你发现爸爸妈妈辈儿在一起聊天啊,基本上 10 分钟之内就会开始聊儿女。父母们最大的社交压力,就是在儿女这个话题上,居然没有隔壁王大妈有发言权,所以啊,你要经常的在通话中给父母们提供值得他们骄傲和炫耀的话题点,争取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第一句很有道理,但是和后面毫无关联,后面也有点道理。

技术细节

  • 让父母参与进来——询问生活细节。

    经常在电话中向他们提问,可以使他们有依旧是权威的幻觉

    最好问一些他们得心应手的生活常识问题,比如说排骨汤该怎么炖呢,怎么样洗衣服会比较没有静电,哪夏天该吃什么水果比较健康啊。

    对方哪方面擅长就问哪方面吧!

    我说不只是话语权的流通就指的这个了,还有权威性。

  • 扼杀猜想——告诉他们细节。

【沟通】如何回应“最近很忙”

最近很忙啦,过几天再说吧,那对方在说这种话的时候,他到底在想什么?而你又应该如何回应才能够提高你邀请的成功率呢?

说话,搞清楚对方目的才是真的。

观念更新——忙,意思是你的事儿没我现在的重要

所以就不要瓜兮兮地问对方,“啥时候有空啊”、“什么事情很忙啊”。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不想表达拒绝的意愿,可以告诉对方你真的在忙什么事情,然后加上“诶有空我找你”。

观念更新——追问可能给对方造成的印象

“那你什么时候不忙啊”就相当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让对方下不来台。对方如果不客气的话,会直接呛你一句,你不给我台阶,我也不给你台阶。客气一点的人会说,“唉呀,说不准呢,有准信再说吧”,或者是,“唉呀,我这个时间一直排的很晚,不用等我们了”。心里边啊,其实已经觉得你这个人挺不靠谱的,不懂事,不但会拒绝你,还暗暗的呀,会给你减个分。

观念更新——说话先提目的

一句“在吗”开头,别人云里雾里。因为

我先说有空,你再说一个我根本就不想去的事,到那个时候再拒绝你,我多尴尬呀。就算你后面说的事,其实挺好,我想去那我也抹不开面子,说,“噢,这么好的,那行吧,我最近突然不忙了”。

所以你看呢,先问对方有没有空,其实很容易把本来能够请到的人拒之门外。

观念更新——看起来尊重对方时间其实也很无礼

那你说我问人家以您的时间为准,您什么时候有空都可以呀,这够尊重了吧。不对,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啊。在对方听起来可能是这样的:“我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来?唉,我不是还没答应你吗?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我必须得来,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来啊。”

技术细节

在发出邀请的时候正确的说话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很简单,你把刚才说的那几个误区啊,反过来操作就可以了。

  • 先说比较详细的事情再说时间。这样做更有诚意。

  • 指定好时间段,具体一点

    如果你真的是什么时间都可以,说明你这个事儿也不是很重要吧。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事先就给对方提供几个可选择的时间段,他总不可能永远都没空吧。

  • 给出更诱人的邀请,换句话说就是从本质上提高自己,技术细节在于怎么再次向对方提要求。

    最近呢,我们的活动有些细节上的更改发给您看看,上次您说比较忙,不知道最近时间上有没有一些调整的可能性啊。

    那这样做的妙处是什么呢?明明是因为你实质上是开了更好的条件(对方才来),但是面子上是对方调整最近的时间表。那对方改变主意,接受你的邀请,也不会觉得哪里怪怪的,里子和面子都要给人家才愿意跟你合作

看到没有,上面前两个技术都是具体到细节,从态度上不那么随便,不给对方坏印象。这也秉承了好好说话系列的一贯思想,日后好相见。

【沟通】利用人际吸引吸引人气(上下)

简单来说,让大家喜欢自己。

观念更新——人们会倾向喜欢离自己近的人

这就是临近吸引。

在心理上哈,人们一般比较倾向于去喜欢那些和自己地理位置比较临近的人,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只不过呢在今天的时代,“近”的定义有了变化,不仅包括地理位首上的临近,也包括年龄、经历和生活方式的相近。除了在线下,你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面刷存在感啊。当然,这种方法只能建立最初级的关系,可能就是个点头之交或点赞之交。

回想一下,其实这一点自古以来都有。机器学习里面,度量距离有很多手段,度量距离的函数叫做kernel;对应到人际里,也有不同的手段。比如无监督学习里clustering就有kmeans的方法,把挨得近的分成一类。soul这个软件也利用了聚类的思想。

观念更新——提供可以帮助的倾向,别人在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你

这就跟打广告一样儿。

观念更新——人们倾向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抽象出来是对等理论,但才懒得管专业名词啦。

人们会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会对那些对自己好的人比较好。

观念更新——对别人的好,要从一阶的角度看

一阶是从数学上借来的,也就是变化。

如果你对别人的好是逐步增加的,那对方的心理满足和感情回报,会比你一开始就对TA们特别好还要大得多;那反之呢,如果你对别人的好是递减的,哪怕递减之后你依然对TA们很好、依然超过一般人对人好的水准,那TA们依然会讨厌你。

所以啊,当我们跟那些不太熟悉的人开始建立报偿和互惠关系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举重若轻,点到即止”。

举重若轻的态度呢,一方面能为你们未来的关系升温预留一些空间,另一方面还能让别人感觉到,和你交朋友很轻松,没有什么经营和回报的压力,从而打消别人主动避开你的可能性。

不是很懂这个,没有什么经营和回报的压力。是不是说,如果一开始对别人很好,会给人带来“我需要回报你的好”这种。哦哦,所以说如果你有求于人,在一开始交往的时候就不应该费尽心思去给予对方什么好处(重),要做出一副不在意回报的样子让对方放下戒心。所以对等,指的是两个人的关系要一起上下,不能使一个人自动低姿态了。

当然,如果被看穿,那就是热脸冷屁股。

技术细节

  • 如何建立联系:利用临近吸引,报偿吸引。
  • 如何保持联系:递增式。

人际吸引第二波——维护。其实也不能说维护,应该是更进一步。

观念强调——好感度,看一阶

联动上期的这一条咯

吸引理论中还有一条原则,叫做:得失原则。也就是说,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改变啊,比原始评价本身,更能够影响自己对他人的态度。

俗话说,先傲再娇。但她又说了

我只是说呢,很多时候人际关系的经营,不需要刻意地隐瞒或扭曲自己,只要找到合适的发力点,你总能维护好与他人的关系。

观念更新——投其所好,也要看一阶

这个一阶又是怎么回事?别人喜欢什么东西,如果我也喜欢,不就临近吸引了?

首先,邱晨批评了一种假吧意思的临近:大家只是在说同一件事,但是立场不同。批评的点在于,在人际建立的初期并不能拉近距离,我聊天也有体会,如果一开始和别人的意见相左,可能这个人就远离自己了。意见一致,另一种说法是三观相同

邱晨进一步提出了认知平衡的概念——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不过也是一阶的临近。

认知平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A对B持有肯定的评价,同时A和B又对另一个事物的C看法一致的话,那A和B的这段关系,才能比较稳定。不然呢,分分钟友尽。

这和前面所说的三观相似有一些像,但不同之处在于,当别人已经和你建立了还不错的关系时,TA会自然而然对你产生一种支持性的需求。TA希望你能够赞同TA的决定,支持TA的喜好,希望你能跟TA在TA认为关键的事物上,保持所谓的三观一致。尤其是当这个人产生了一个有待进一步证实的想法时,TA就越发渴望身边的朋友能给TA支持。

Transfer learning的感觉2333

技术细节

维持关系,利用相似吸引认知平衡。即使曾经有隔阂,也可以用到得失原则

  • 相似吸引:零阶,和临近吸引是一个东西。
  • 认知平衡:一阶。不仅要聊的东西一样,看法也要相近。
  • 得失原则:路转粉、黑转粉靠什么,反差萌。

【沟通】破冰话题用名字

一言以蔽之:名字,然后从名字说开。

观念强调——一切不以表面为目的,引申话题到其他上面

从聊名字开始,最后你们可能会变成是在聊家庭,聊事业,甚至是聊信仰,那怎么延展这个话题呢?

最后这个问题很考技巧,不仅需要知识面还需要东拉西扯能力。要扯到现在年轻人最喜欢的东西上面。

技术细节

但是,总有人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比如最近就碰到一个妹子,她想换名字——问到了新名字之后我就没话说了。

  • 不要说对方的名字很普遍,很土气,就算他自己这么说(妈耶亲身经历)。

这个时候就应该立马换到其他地方。

【沟通】说话容易得罪人的特点

并不是所有的得罪人的原因都在这里,这有一个条件概率在里面——在某一些人际模式里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你别看这只是说话技术上的一小步啊,却是你能否拥有好人缘的一大步。

观念更新——高高在上当指导

被评价被批判永远都是不那么让人舒服的

你完全可以避免评价别人,但是同样提出批评性的意见,比如说你这人怎么这样,这是一个评价,那我们不评价,只讲自己的感受可不可以呢?

这样旁敲侧击,可能效果不错,可能也有反作用。话里有话的感觉不太好,所以一定要纯洁纯洁。

另外一种就是

观念更新——对方无关紧要

就算是真的,也不能说出来!唉我就是太ky惹。这个就是典型的心好,但是说的话不好。

比如啊,人家遇到困难,你在旁边来一句,唉呀就是这样的啦,有时候事情就是会出错的啦,或者是没事的,我们都是过来人,这都是小事儿,你以为这样就安慰到人家了吗?听起来很像风凉话的。

你觉得所有的新人都一样,就像是看一窝蚂蚁都长的差不多。可是啊,人家没这么想,人家心里是觉得自己很重要。

初衷确实是好的,而且你说的是对的——很多事啊,确实是看开了之后就没事了。所以呢,你的意思不用变,但是前面要加个引子。

改进方式放在技术细节。

观念更新——一开始就把要求说完再问在吗

反过来想,其实没啥,有人问我在吗其实我也没那么多戏,毕竟各人有各人的对话节奏。对方有可能不喜欢这种一开始在吗这种对话节奏,也可能不喜欢一来就把要求提完。所以回到了孔子之言,中庸之道,找准合适的度,视对方和你的关系而定。所以这里周玄毅说的理由其实不成立,你问我什么时候有空?我又不是因为有空才帮你,有空的时候我能干的事多了这一句,很有辩论队咄咄逼人的味道。这里的逻辑应该是

  • 有空吗?
  • 咋了?
  • 现在能帮我xxx?
  • (想推掉呃,但是又不想撕破面子)

不过,他说这个令人讨厌的点在于暗藏心机,让人感觉有被利用的味道。但只要不表达出强迫对方做事的意思,或者如果被请求方如果不做就是对不起请求方,应该还好。

技术细节

既然知道这么说话有问题,那么有两种——要么不这么说话,要么换一种方式。

  • 不能高高在上地说话,平级说话,而不是说你这个有错,反正不能直接说你这个有错,委婉委婉……

    我们一般的表达,而是与君商榷,或者是我有不同的看法。

    你错了,这个叫做评价,而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要跟你商量,这个叫做陈述,把评价变成陈述,是避免得罪人的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 让对方觉得自己无关紧要的风凉话怎么改——要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乎他的,然后再来安慰“这都不是事儿”

    我就会稍微多加两句,你听听,这效果是不是就很不一样了?大家训练都辛苦了,你们有很多的努力,我是看在眼里的。现阶段呢,还有很多问题,大家开始的时候都这样,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啊,还不如你们。

    那你看啊,同样是场面话,但是听起来就比较热乎,也没那么漠不关心。

  • 先说自己要求对方做什么。

【沟通】情侣之间为什么会吵架

大意思路是父母成人儿童 PAC 理论。

观念更新——对人的 pac 分类

父母这种类型指的是人在沟通过程中表现出的父母一样的特征,比方说权威,强制,教育,责备等等,总之一句话,我是你爹你就得听我的。而成人呢是指在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理性平等,尊重倾听的特征。儿童和成人相对的表现出非理性,情绪化,任性,撒娇等等,就像个巨婴一样哈,一会儿很可爱,但是一会呢又会让你觉得很烦

观念更新——其中有一个成人式沟通就好些

就是这样。

虽说还是可能会吵架,可是比起前面两种类型的回应来说,攻击性都会减弱。

观念更新——成人世界的撒娇是什么

当然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伴侣之间撒娇任性不是很正常的吗?理中客(理性、中立、客观)不就一点情趣都没有了?其实虽然咱们说沟通模式应该是成人的,可是语气没有必要是成人的呀,你可以用柔和的语气来表达你成熟的想法。更何况,成人世界里面的撒娇啊,不应该是一种天性,而应该是在平等沟通基础上的爱意表达,那这个呢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好好体会了。

【沟通】应酬多,怎么安抚家人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安抚,除非对象是真的不懂应酬的必要性,否则都是在撒娇。

你老板和我都需要你陪,你先陪谁?如果你要先陪老板,你怎么跟我解释呢?这个问题啊,跟你妈跟我一起掉进水里,并称世界两大难题。

马薇薇先否定了通常的做法,再提出自己的做法。

一般常识啊,会告诉我们说,你喝酒前要请示,喝酒后要汇报,第二天要赔礼道歉。但是一般常识呢,也会告诉我们另外一件事儿,就是这样做其实不管用

究其原因,是这三步都只是关心结果而不是对方的感受。比如说,“今晚我去喝酒了”,只是硬生生告诉了对方我要去做什么。联动做暖男里的,在结果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去安慰结果,不如从对方的心理入手。

观念更新——安抚是平日的工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临到应酬的时候才说“我跟我们公司张总一块出去”,或者说“放心小李陪着我”呢。可是这个时候,你的另一半压根就不知道这个小李老张具体是谁,那他们带入的是一个什么场景呢——就是小李老张经常跟我的另一半一起出去喝酒应酬,这俩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而这三个不是好人的东西,出去干的一定不是好事儿

这就是人的情景带入。

肯定会有疑问,具体程度因人而异吧。

观念更新——先搞清楚不满源自于什么

各有各的原因。现在有点说不清楚,但是注意一点,吵架的时候要专注于弄清楚不满的根源,不要被带偏了。这个更新其实是辩论不要被带偏的特例。

你怎么又出去啊?

我努力打拼,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的包、咱们的房子,咱们的孩子不都是我在养吗?

噢,都是你一个人在养吗?难道我就不工作吗?虽然赚的比你少,我家活干得比你多!

这个时候矛盾就被激化,大家说的都是道理,可是在情绪上,大家建立的并不是家庭收入与家庭花费的因果连接,而是建立了谁贡献得更多这种矛盾。

吵架的主题就从“我对你出去不满”变成了“我们贡献的比重”。如果弄清楚了原因,第二句可能就会说“哎呀以后会陪你”。

技术细节

  • 另一半对你出去应酬不满,可不可以从根源上消除不满呢?马薇薇举的例子是描绘愿景

    这个项目我要是能做成,我觉得至少得收入多少万,咱们就可以在年底安排一次境外旅游了——我相信一两年之内我肯定会获得升职提拔的。那时候咱家的房子和车子就可以升一下级了吧。

    这个时候啊,另一半就会把你的工作和你们的家庭花费直接联系到一起。而在等待你应酬的时候,就觉得不是在等你工作回来,而等的是一个你们房子车子孩子都有的美好未来呀。

    不置可否。

  • 既然非一日之寒,那就平日多讲讲

    如果你平时啊,在家就经常跟另一半唠小李老张是什么人,他们就会从一个工作符号变成一个鲜活的形象。

    于是关键时刻你说出去应酬的时候啊,老张也好,小李也好,都是非常靠得住,为了工作在外打拼的人

    是是是,亲身经历确实如此,心里有底了。

  • 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让对方参与进你的工作(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工作生活)。马薇薇举的例子是问人际交往的问题。

    当然,我不是让你问具体的技术问题,每个人那涉足的专业领域不同可能呢?会遇到的专业问题也不同,但是是工作跟人打交道,你可以问他怎么跟小李处怎么跟老张相处嘛,这种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而且每一种发言都没有正确或者错误可言。

【沟通】语气比内容更重要

姑且算是有技术细节。

观念更新——语气比内容更重要

大数据就是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精炼的特征,说话说得再多,信息就那些,而且权重不大。生活中的体验告诉我们,语气的权重更大。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好恶和观感,居然只有 7%是取决于到底说了什么内容而已;与之相比,我们语调所造成的影响力呢,则高达38%;剩下的55%呢,则是取决于对方的面部表情,语气与动作。

如果我们的语调跟我们的内容相冲突,则对方在理解这段话的时候,他就会选择相信你从语调中所呈现出来的态度

语调和语气有什么区别?维基百科告诉我们*语调*(英语:intonation、音高),又稱*語氣*、口氣。暂时不纠结。

技术细节

  • 别人想要夸奖的时候,语调抬起来。

    当女生很得意地向你展示她的打扮的时候,他主要想得到的不是你的意见,而是你的反应。你想想啊,他忙里忙外搞了半天,其实就是想要博得你的惊讶你的赞赏,而你呢?如果只是说一声好看,那显然没有爽。

    同样的道理,有很多男生也来写信问过我说,学长啊,请问跟女孩子告白的时候要说些什么呀?有没有什么话能够讲起来,让女生感到更浪漫,让她感觉到我的诚意跟真心啊?我告诉你,重点根本不在于你说的话,而在于同样一句我爱你,你是用什么语气说的。

【沟通】让他人说出真实想法

总结:使用第三人称观点。当然并不一定成功,因为的确有些人就是把自己藏得非常深

观念更新——第一人称问题得到的答案常常经过修饰

如果你直接问你的男朋友,亲爱的,你觉得对于男生出轨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啊?此时你得到的答案当然都会是那种经过修饰的标准答案,我觉得这种事情丧尽天良,不可饶恕。

面对利益相关人的询问,我们通常都会将自己真正的态度与想法加以隐藏,但同时呢,你要知道,人又很奇妙,我们往往又很难忍着不去评论别人身上发生的事。

观念更新——第三人称观点更真实

第三人称观点很容易让人失去警戒心。在聊天的时候,只要你不是把自己当主角,那么你就会很放松的在评论别人的事情的时候,表示出自己对于吸毒、外遇、嫖娼、贿赂、欺骗等种种敏感问题的真实态度。

技术细节

  • 举了两个例子。

在看到那种老妈跟爱人去纠纷的明星八卦时,装做不经意的随口聊一句问说:唉,这种时候夹在中间,这个明星应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爱人跟老妈翻脸啊?

用一种很八卦的态度跟他聊说,唉呀,我们办公室里的那个小张啊,出轨被抓到了,你看他惨不惨,此时这个男生呢,就很有可能会压抑不住自己心中那种喜欢评论他人八卦的冲动。

  • 不要打草惊蛇。本来就是要抓一个对方不警戒,说一句“如果是你”就让警戒回来了。另一种情况是,在看到对方的价值观过后,发现和自己的不一样,就吵起来——坏事儿了。

    有的人沟通方式是恰恰相反。看到一个报道,比如说大水来了,有一个丈夫抛下了妻子,先跑出去救老妈。看完这则新闻之后呢她会转头问身边的人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看这一问,不就刚好扭过来了吗?弄巧成拙,因为你把原本是处于第三人称的评价变成了第一人称的视角。

【沟通】怎样批评下级

为什么要学习批评人,好好说话核心:未来不能撕破脸。

而且有些时候,自己的批评并没有起到作用很多时候是因为你启动了被批评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说轻了吧,不能触动灵魂;说重了吧,容易有抵触情绪。 不发脾气吧,你记不住;发脾气吧,你以为我只是在发泄情绪而已。

观念更新——批评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不合作了直接开除就好。所以在批评人的时候,如果对方不服气,也可以拿这句话来跟他说。

观念强调——太过亲近无法训话

你说他这里不好。他心里嘀咕说,唉,那你那里也不对呀。表面上看你把他训得跟孙子似的,其实啊, 这孙子心里一直在数落你的不是。所以咱们中国的古人很早就发现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能自己教,非得从外面找先生来。

主要给对方留下了一个坏榜样,无法以身作则,那么就给技术细节提供了一个思路。

观念更新——不能说看我怎么收拾你

别人可能这么想

怎么收拾你倒是说呀。噢,敢情你没想好是吧,那就是说收拾我是你的私人恩怨了。

破罐子破摔。下属觉得怎么着都不可能再获得你的信任了,你怎么着都会继续整他给他穿小鞋,那你们以后还怎么合作啊?

人害怕未知,放大恐惧,所以会有“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想法,万一出格就不好了。

另外,如果惩罚抵消掉了他的工作目的,那就失去了他的主观能动性。比如,你说迟到了罚款100,那如果他的每日工资就是100,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不迟到了,但也难以避免他就是习惯迟到因此辞职了。要让他觉得,虽然我迟到了,但还是有盼头,而且没迟到 reward 更多,这样来促进。如果罚款太重,reward 就为负了。

观念更新——知彼,谁不知道自己犯了错啊

不只是你生气,犯错的人很可能自己知道自己有问题。这个时候骂人,要么加重对方 的自责(也就是没用,因为对方已经知道了),要么反作用(老子都知道了还说尼玛)。

观念更新——下属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你干活

对啊,描绘愿景也是调动了其他人的主观能动性。

技术细节

  • 自己做好榜样。但是这个不一定要是提前多么多么久,显得自己一直很正派。就算错误发生了,自己有责任,也可以责人先责己,为时不晚。课堂里周玄毅用的是孙武练兵的例子,虽然逻辑有点不一样——孙武责己之后说“你们再不听话吧233”,然后对面真的不听话,责任自然就归到对方头上。其实看,责人和责己之间有没有时间空隙都是一样的。:我先自己揽一揽责任,再来说你们的不是,一般下属都还是会反省的。

  • 惩罚明确。不能说看我怎么收拾你

  • 轻话说重,重话说轻。是说问题的严重程度,而不是骂人的程度。

    轻的时候啊,你不在意,所以话要说重。重的时候,你自己已经吓尿了,所以话反而要轻。

    其实同时也是告诉他, 这事情小不小,不是你说了算,是我说了算,防微杜渐我能看得比你远。

    天塌下来的大事是个人都知道,很严重,你轻描淡写地帮他扛了,不但不说重话反过来安慰——可以让他死心塌地。

【沟通】人生相谈的正确做法

周玄毅的讲课思路:树靶子自己打。一开始的例子是女友问男友的时候,对方没有做出第一时间应答,就会接到连环问(“我哪里漂亮……”)。后面就有句话说对方就不会继续逼着你表态,而是会转到对于自己感受的表述上去。第二次用这方法,举例子“我是不是个酒鬼啊”的时候,顺带自己捏造了正面评价和反面评价都会导致负面结果,于是得出结论既不能正说也不能反说也不能不说,必须要引导。

观念更新——问别人问题,其实是在问自己

很多时候别人虽然是以问题作为结束的,是以咨询的形式来向你提问的,可是他们真正要求的并不是答案,而是一种自我确认。

这个时候如果你真的举手画脚做专家那就错了,他真正要做的是通过对话的方式理清楚自己的思绪,搞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很多纠结的问题,比如说跟男朋友女朋友处不好,要不要分手啦,找工作要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啦,谁能帮你拿主意担责任,这不都是要靠你自己去确认的吧?这个时候找个信得过的人聊,其实一方面是为了舒缓紧张感,另外一方面是为了自我确证,这才是对话的真正目的。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说话的纲领是

不动声色的去引导对方,逐渐深入的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也就是说跟你聊完之后,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看自己的事儿,更明白了。

避免任何结论性的话语。

技术细节

  • 反例。

    比如说没事啦,尽力就好,就算不能升职加薪,至少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吧。像这种话呀,说的人当然也是好心,可是在听的人看来,其实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对方越是表现大度和包容,就显得自己越不是东西,越无能。久而久之就越来越不想跟你去聊自己的工作压力,他的这扇门就对你关上。

【沟通】避免自我中心的说话方式

黄执中一开始有我的风范,先讲一个和本篇无关的引入,但是这个引子也很有道理。一打头,他就说“说话的方式是一种惯性,而这说话的惯性也会变成思考的惯性”,举的例子是他自己小时候长辈说“人说的话呀,有两种,一种叫事实,一种叫感觉。你呀,要学会分辨”一直影响自己。然后这个道理,就是正片儿。

第二段里,他阐明所谓感觉和事实究竟是什么,听话的人要学会分辨;第三段讲了作为说话人,用怎样的话语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描述感觉或者是陈述事实。

观念强调——对号入座双方都有责任

周杰伦得了金曲奖啊,这是事实,但我说周杰伦的歌好难听,这是感觉,而且呢,这是我的感觉,那你知道吗?很多人一听我这么说,就会觉得我是在骂周杰伦,就跑来跟我争。

“榴莲我实在吃不惯”,这种说法听在别人耳中就会知道你没有在评价榴莲,一直在评价你自己,是我不习惯,是我无法享受这种味道。你看我说的都是我我,没有再冒犯榴莲咯。

我们这么设定,作为说话人,能够正确传达自己表述究竟是事实/感觉的作为1,不能的设置成0;作为听者,能辨别出对方的表述的作为1,不能的0。只要有一方是1,其实谈话还是可以继续的——就是说是一个或的操作。

观念强调——每个人表达的其实都是自己的看法

然而,另一方面,黄执中又说了一点。

榴莲实在很难吃的人,其实你自己想想,他所说的应该也是我觉得很难吃嘛。但他们说话时却常常喜欢把那个”我”给藏起来:他们只会直接说不好吃,周杰伦的歌很难听,林志玲实在不好看。==像这种说话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的中心,把自己的感觉描述成的事实。==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情况下,听者都把对方的表述当做是一种感觉,似乎就不会有争吵了?那如果以这个为前提条件,所有的争吵/争论都来源于想要让对方的意见归顺自己。

技术细节

  • 政治正确。

    | 自我中心 | 政治正确 |
    | ————– | ———————————- |
    | 榴莲好难吃 | 我吃不惯,我没有感受到榴莲哪里好吃 |
    | 你这样好过分 | 我不能接受你的做法 |
    | 你总是让人操心 | 我总喜欢为你操心 |

  • 分清事实和感受。好吧这其实是一个纲,并不是细节。

    让语言习惯来辅助你的思考,不要让语言习惯去扰乱你的思考。

【沟通】马薇薇的聊妹法

直接上技术细节。前两项的本质都是,做的事情要切合对方的心理。

技术细节

  • 分享事物的时候,想要的是情感共鸣,所以对动态的评论最好符合对方的思路。当然不排除有的人动态发出来就是想要讨论东西的。

  • 帮忙直接帮。和如何做暖男矛盾惹。但是其实这么理解,切合对方心意,对方究竟想让别人做什么。有的时候真的做不来,可以搭把手;有的时候并不是这样,鼓励就好;还有的时候就很微妙了,你可以帮忙,对方也可以自己做……比如,借我作业抄抄~怎么办!我只有说我来给你讲题2333

  • 向对方表示出对方的独特性。wori 这一招好有用啊,直击人心,甜蜜蜜美滋滋。

  • 人家这种实际上是群发短信的方式,但做的极其的特别,他前面就加一句话,微微啊我有一件心事只想跟你说。

    这个例子很单调,但是引起的心理是:不管你觉得这个是有多无聊都会忍不住问一句怎么了,这个时候不就可以聊起来了嘛

  • 怕尴尬是追不到女孩子的。

    追人本身就是反自然的东西,想要浪漫不要怕尴尬。

    不要显得一切都自然而然结果导致了不自然,刻意的关心其实有的时候更有用。

    好有道理的一句话,可是没法感性理解。也不只是可以关心,约你出去走走,我的目的就很明确,就不要说‘今天星星很好看’。

【沟通】给甜头话术来提要求

提要求是让对方做什么事情。这里有两点需要给甜头,一是怎么提要求,二是对方做了事情之后怎么回复他。

观念更新——用正面方式驱动对方

提要求的时候:“你知道吗?我其实每一天那都很期待你给我打电话哦,我真的很喜欢和你聊天呢”。

回复的时候:在挂断电话前我们在跟对方说,我真的很开心,今天晚上你能陪我聊一聊哦。你看第二种话是不是更给你一种甜滋滋的感觉,让你觉得被鼓励了?

现在的我有点退步了,因为之前可以比较容易地感受到别人对我说这个话的时候,我会有什么感受,现在不得行……可能是小说看少了? anyway,换个角度思考,世界上还是有像我现在这样无法直观感受的人。如果要让这些人有情感触动,就得先把环境铺垫好——这里就是一个打电话的环境。

对方看到他的行为,给我们带来这种开心感,那他心里面会怎么想哇?我这个做法真有用哦,效果超棒的,我掌握了让她开心的方法。

当对方心中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他就会自觉我真的是一个很棒的男朋友哦。你看这种自我满足感就能够不断的驱动对方,让对方保持着打电话给你的热情。

观念更新——掌握主动权会让人开心

反面例子

提要求的时候:你这人怎么这么冷淡,那以后如果你再不每一天给我打电话,我们走着瞧哦。你看你这样说其实潜台词是什么?也就是我要你不可以不给你,不给的话我就会很生气,这其实是在用负面的情绪驱动对方。

回复的时候:我们一接到对方的电话我们就说,哎呀,你还记得要打来呀。在电话结束时呢,我们也不忘记提醒男生,明天不准忘记打电话给我哦。

这里省掉分析这两种方式里的负面作用。

这两句话其实都有一种感觉:主导权在要求的人手中:你不打电话我就生气(我生气就是我在主导感情),明天不准忘记哦(你要满足我的需求)。

同样是“你要满足我的需求”,第一种的感觉就是“谢谢你满足了我的需求”,第二种是“你明天要继续满足我”。因为对方不知道自己明天想不想打电话,第二种就提出了更多要求——得寸进尺。得寸进尺给别人带来的感觉非常不好。

对方觉得是他掌握了取悦我们的方式,是他拥有了关系中的主导权,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要不是我们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对方会想主动的打电话给我们吗?

这个主动权的分析其实必须要联动上一条正面方式,因为自己正面的情感会驱动对方正面的情感,这个驱动就是主动权。联动给人做球那一章。

技术细节

我为大家总结今日的好好说话。

第一:可应用的理论,在提要求的时候要强调正面的情绪,避免让人觉得你太强势。提出要求后给甜头的话术能让对方主动保持他的好行为。

第二个,模仿的话术:提要求时你可以说,你如果这样做我会很开心的,别人完成你的要求时你可以说:哇,我真的好开心。

第三,可延伸的场景:需要提出要求的任何场合,以及想要对方保持某个行为的任何场合,好好说话,我们下次见。

【沟通】如何回应陷阱提问

陷阱提问,就是挖坑等跳。这一课只是说回应,没有说陷阱长啥样。

技术细节

  • 发现。

    总之还是得感知到对方的目的。

  • 拆穿。

  • 痛斥。

    痛斥……为什么要痛斥呢?这课讲的陷阱提问 hopefully 都是记者提问,不需要维持自己和记者的关系。所以应用价值不是很大。

【沟通】用求助的方式表达负面情绪(嫉妒)

把别人拉到自己这边来,因为一般负面情绪都是对立的,两边互相甩锅。

观念更新——提建议要体会咨询者的处境

对于你这种嫉妒的感觉,我绝对不会像那些老夫子那样说些大道理啊,叫你不要去嫉妒人家呀。毕竟啊,只要是人我们就会有七情六欲,我们就会有嫉妒的感觉,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太累了怎么办
  • 休息啊。

你是直男吗。虽然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观念强调——负面情绪和冲突难免

<亲密关系>里也比较科学地总结了这个结论。

观念更新——表达负面情绪,一般都是发泄

发泄可能并没有作用,所以要改变输出方式。联动下一条。

观念更新——威胁和求助的区别

这个时候要注意哦,我们在这里表达的态度是求助而不是威胁,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所谓求助的意思是,我自己控制不了我的负面情绪。而所谓的威胁我不觉得我有错,你们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做

技术细节

  • 技术细节就是求助了。摘抄过来

    可是如果我们换个方法,把表达的重点放在“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果你把重点放在这一点上,那么听起来感觉就会不一样了。

    比如说你可以这样跟你爸妈说:爸妈我也知道啊,小表妹是客人,我们应该要对她好一点。但是每一次你们的差别待遇,会让我不由自主的心里对表妹产生嫉妒感,这样下去会开始讨厌小表妹,我也不想变成这样的。爸妈,你们能不能帮帮我,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你这种说法起码传达了三个重点。第一点就是我其实知道对客人要礼让,所以您就不用再跟我讲大道理;

    第二呢,就是即便我懂得这些大道理,但是我心里面情绪不是可以自由控制的。所以我会不由自主的感到吃醋,感到嫉妒,甚至对某人感到厌恶。

    第三点呢,就是对于这种情况我不是在怪罪谁,而是在寻求帮助。下一次当他们在面对表妹的时候,他们或许就会考虑一下:我这样对这位表妹,会不会影响我女儿的感受啊?如此一来啊问题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嘛。

    1. 我懂道理
    2. 但是还是会吃醋
    3. 我该怎么办

    但是其实如果听出来言外之意了,被人听出来,对方就会觉得你在暗示着让对方改变自己的行为,不舒服。如果换过来,按照我总结的那三下,那不就是很贱了吗。

  • 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原则层面。

    在我们谈情绪的时候啊,问题要放在具体的事实里,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原则的层面,否则双方很容易就会变成各说各话了。好比说男女朋友吃醋,往往谈着谈着话题就会变成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当上升到这个层面,双方各说各话,其实也就没得谈了。

    可以用今天教的委婉表达。

【沟通】见父母聊什么

一言以蔽之,总纲是聊对方的儿子女儿不怎么说的东西,具体是交往的细节。

观念更新——父母不了解长大后的儿女

对的,不了解,但是父母依然想要了解儿女。

首先我请大家先换位思考一下,不要去想第一次见到对方爸妈要说啥。而要去想如果你是对方家长,第一次见到女儿的男朋友,这时候你会想知道些什么,你会对什么事情最感兴趣。

我们东方子女谈恋爱啊,不愿意把细节跟爸妈说哦。女儿在外头交男朋友,很多时候爸妈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是的,这时候你就不再是那个让女儿离开他们的凶手。你呢,是让他们能有机会见到女儿的另一面的帮手。

所谓了解,其实不是说儿女变成了什么样的人,而是儿女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联动和父母打电话,这都说明了同样的事情。

观念更新——从故事里看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也是父母想知道的。总结上面亮点就是,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你。

对多半的父母而言,你是怎么对我女儿的,往往会比大学毕业的学校更重要。而你看上了我女儿哪一点,也会比你的爸妈现在在哪里高就,更能显示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还是那句话,从侧面描写得来的结论要比你直接告诉他们好得多。因为换句话说,这些结论是他们自己从故事里总结的,这也是说服术的核心。

当然了,这些故事你好歹先得筛选一下对不对。在最糟的状况下,你跟你女友居然是在床上醒来之后才认识的,那你好歹说的时候放聪明一点啊。你就说你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不加修饰的外表,也可以嘛,对不对?

观念更新——不要怕肉麻,请聊感情生活

反人类才是人类进步的方式。

这里把上面两条路线统一一下来评论。如果不聊感情和生活,那么对方只能用硬的条件来评价你/看你。

于是这样一来,对方家长当然就只能从你的学校工作收入家庭,只能从这些来对你下判断。结果你又觉得这不公平,觉得小两口之间的感情不受重视,这不是自找的吗?

观念更新——见父母,可以看作是一场双向面试

这不但是他的爸妈想看看你是个什么样,同时也应该是你要去看看对方是个什么样的父母。

这是一个平等的关系,你要表现的不卑不亢。

自然随和~

技术细节

  • 聊天的具体大纲

    我们两个当初是怎么认识的

    我是因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你女儿,他的哪一点最吸引我?

    我们初次约会是什么情况,我当时有多么紧张。在约会时花过什么样的心思,出过什么样的糗

    我什么时候才觉得自己已经爱上了他

【沟通】说我爱你没啥用

感动自己,然而从理性上说,自己也感动不了。

嘛,也不对,重点在于分清意愿和能力。

观念更新——关系中分清意愿和能力

黄执中之前也讲过,童年时学到分清感觉和事实留下很深的印象。

那么意愿和能力有什么区别呢?动作的发出者都是自己;意愿是“自己想做什么”,能力是“自己做得到什么”。一个是心理力量/愿景,一个是现实。因为这是愿景,意愿就不属于能力的一部分。

然而,正因为这是愿景,这依然能够打动对方。但是,仅仅“我爱你”并不属于愿景,因为太抽象了,没有具体描述未来的场景,所以无法激起对方的动力。

观念更新——很爱一个人是对方的优点

好他妈有道理。因为对方有很多优点,所以自己才会喜欢他。

就像我很喜欢林志玲这件事,对林志玲来说不足以成为他喜欢我的理由。

你非常非常爱阿梅,你什么都愿意为他做这些事啊,不是你的优点而是阿梅的优点。这只证明了他们很可爱,所以你才会非常喜欢她。

观念更新——场景迁移

稍微抽象一下,与其说这是追求一个东西,其实也只是在对方面前描述自己的优点/推销自己。举的例子是公司面试的时候,问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

但是这两个场景的目的并不同。恋爱关系里可以通过愿景啥的来感动对面,公司面试官可以吗?“我愿意做牛做马为公司!”——自己信吗?相同点只是在于,要分清楚意愿和能力,以及对方想要看的是哪一点。恋爱关系里,意愿和能力都可以看;公司入职面试里,可能就会只看能力,意愿放在比较次的位置。

技术细节

  • “我懂你”是能力,是自己特有的,而不是对方的特质。其他的有:我能逗你开心。

    你真正应该跟阿梅讲的不是我很爱你,而是我很懂你。

    当一个男生在跟女生告白的时候,他应该说的是阿梅请你答应跟我在一起,因为我非常非常的懂你,我能读懂你心里的情绪,读懂那些别人不能理解的想法,尤其是我有能力逗你开心。所以请答应我吧。

【沟通】如何给伴侣提意见

提意见其实有一点说服的味道,所以可以联动说服术里的特点。这一章也可以延伸到与亲密的人交往,因为亲密所以才能有第二点——奖励。

观念强调——别人自己得出的结论最能说服对方

当然,如果被别人察觉到了你的用意,有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比如他这里举的例子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不管这个臣子想出什么样的构想,皇上听了之后说,此计甚好。这时候,臣子都会跪下来说皇上英明。臣子做的建议,他偷偷的把这个构想带到了皇上的脑子里,塞到了皇上的嘴巴里,让皇上以为是他自己有这个念头。

所以我所建议的是这个。第一优先的重点,让对方以为这是他自己的念头,而不是你所说的

这要怎么做呢,就是用各式各样比较巧妙的安排隐藏起来。不管是

  • 某一本杂志的某一张照片
  • 某一只你所看到的视频里面的一支舞蹈
  • 不经意的回顾以前你跟女朋友的旧照片

这些都可以把他安排成是一个让对方自己诞生的,她很怀念她之前自己的身材的这么一个念头。

有两种反应吧。

  1. “你看之前的东西是什么居心?你怎么看其他女人跳舞啊?讽刺我现在很胖是吧?老娘跟你说我就是胖怎么了?”暴躁。
  2. “呃,我知道啦。我会去减肥的。”

摊手。

观念强调——用正面的方式驱动

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采取奖励,而不要采取要求。比方说任何女方很想要的一些物质上的奖励,精神上的奖励,不管是去拍一组好看的照片,或者是某一件她觊觎已久的衣服,漂亮的包包,这些都可能是一种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奖励。

这种奖励会使得这件事情的气氛比较开朗一点,就不至于很阴森【通过负面来驱动】,她会有个期待感。

用正面驱动也要注意一点,不要把目标定得很严苛

而且,不要选一条就是瘦到很瘦才塞得进去的牛仔裤。

技术细节

  • 也可以使用谈判的方式。

    用你本身的一件该做的改变,来交换女方的一个改变。很多女生也要求男生要戒烟,男生也做不到要求。男生要戒掉每天玩游戏超过一个小时,男生也戒不掉。每个人都有他上瘾的部分,所以走到谈判这个路线的意思。你可以跟对方一起互相共勉,一起努力的达成一个目标。

    两个人一起来努力,不会感到自己是唯一一个被要求的人。

##【沟通】什么样的玩笑才有趣

很技术的一节课。

观念更新——开玩笑的目的自然不是语句的原意

他们开玩笑的时候呢,真的没有什么坏心思,他只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逗大家乐一乐。但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他们讲笑话的能力实在太过拙劣,以至于他们所开的玩笑就只有一招,叫挖苦。

观念更新——直接损人的玩笑不有趣

对被损的对象不有趣,可能第三方听着还蛮有意思,嘴还挺贱的,那时候觉得这样还挺可爱,挺搞笑,很有幽默感

观念更新——幽默感也需要磨合

自己觉得好玩,对方不一定。

人与人之间总要有情趣吧。玩笑开不好,不要逃,两人一起练习切磋。你们一定要找出一套,你们彼此都能感觉到享受的玩笑,懂了吗?

技术细节

  • 有趣的玩笑需要拐弯。

    听完了你的歌声会让我觉得我自己的品味呢,配不上你。

  • 用歇后语一样的,一问一答制造幽默感。有些时候问题就是你的回答,激不到对方的笑点。这个时候就无视掉这个笑话继续好啦。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我刚才形容马薇薇的歌声时啊,我说的是很有哲学性。因此很多人听完就会忍不住问,什么叫很有哲学性呢?哦,那是因为马薇薇的歌声常常会让人听完之后,思考起人生的意义。

【谈判】合作已经开始,半途怎么涨价

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初谈好的价格太低,事后却不好意思开口涨价,还觉得自己理亏

观念更新——怎么分析自己的说话

开口说话之前,一定要首先想一想现在的说话到底是五维话术中的哪一种心态。如果你把谈判当成了说服,那明明是双方都有筹码的事情,变成了只从对方利益出发,就已经矮了三分,就不可能维护自己的利益。

观念更新——讲价是谈判而不是说服

说服和谈判的最大区别,按照五维话术,是自己话语权力的大小。

因为你在这里可怜巴巴的希望对方理解和体恤你,可是不管你怎么说自己工作辛苦,准备时间长,这都是你的事情,不是对方的事情。更何况你还不停的在强调自己有错在先,不敢态度强硬,那当然就没有资格向别人提出什么要求了。

立论:

毕竟干活的人是你,所以你不是完全没有话语权的。

是滴,谈合同是在谈判,那后续交流的时候,其实是重新谈判。

正如你所说,你也是第一次做这个工作,哪有能力去预计所有的细节,却谈出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合理的报酬呢?说的阴暗一点啊,那对方是不是也有可能刻意隐瞒了这个工作的实际工作量,从而压低了你的报酬呢?

观念强调——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上也是有沉默成本的

这就是自己进行涨价谈判的筹码。

例子一,外卖晚送到,自己已经花掉了等待外卖的成本。

你点了一份外卖说是30分钟送到。但是呢突然天降大雨,外卖小哥给你打电话说能不能晚几分钟啊?你总不至于说,不管怎么样你都得给我按时送到吧。因为这个时候条件在发生变化,所以相应的条款也要有补充性的变化,这个呢就叫做重谈。

例子二,包工头。

假如你家装修弄了一半了,包工头突然跟你说,唉呀,有个材料呢,我们算错了,要涨一点价,你难道会把他们赶出去吗?不会的。因为与利益上来讲,你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沉默成本。而于道理上来讲,也不可能有人对成本实行百分之百的控制。

例子三,人力资源对接

因为联系已经开始,中途换人呢是公关中的大忌。而如果要切割工作呢,又要付出额外的衔接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对他也是不利的。

技术细节

  • 讲价可以这么说。

    按照现在的工作量和酬劳,这个工作我没法继续做了。

    那对方肯定会说那不行啊,我们之间达成协议了呀。你不用讲自己的委屈,不要讲你有多辛苦之类的,直接上方案。

    这个呢,我确实没有办法,之前并没有说明工作量有这么大。当时呢,你要是把细节跟我说的清楚一点的话,我可能根本就不会接这个案子。现在呢我就有两个方案,您参考一下,要么呢,把我们的劳务费涨到多少多少,我继续完成工作。要么呢,如果您觉得呀这个翻译邮件啊,发邮件之类的也不费什么时间,那么这部分我就不负责了呀。你找别人做就好了,我只负责他的电话,那工资可以不变。

【沟通】资历不够怎么体现领导力

这里可以稍微讨论下领导力是什么,我们先看胡渐彪怎么说。

观念强调——领导以“人”为处理的对象

如果说一般员工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客户/数据,那么领导面对的对象就是员工。比如,文职人员需要处理的就是电子文档,搬砖的需要处理的就是砖头,程序员要处理的就是代码,领导处理的就是整个组里人力的资源分配。和 HR不一样,HR 处理的东西比领导浅并广一点。

领导能不能服众的程度,归根到底只取决于一点,那就是你能给员工创造什么价值。员工和上司的角色不止是管理与被管理者,其实更是双方合作,互相提供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领导的职责就是让组里的员工效能最大化,而员工的职责就是把公司的产品做好(来表明领导确实让效能最大化了)。

观念讨论——拥有领导力的充分条件

领导的工作是什么:

严格来说你的业务水平就是对他的业务水平进行评估。

关于评估能力和业务能力的讨论:

一件事情你看着不对,他随便解释几句,那如果你听都听不懂,也就弄不清楚到底这是事出有因还是在敷衍推脱。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能够做好员工做的事情,是一种说服术。通过一种替代榜样来证明自己有能力去评估员工。但是反过来,有能力评估并不一定需要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逆命题不成立)。

好了,这个说的是能力,而不是资历。资历比较客观,就是在行业里工作的工龄或者经历的事情。而能力并不是由资历决定。所以这一点是说,在资历不能压制对方的时候,需要能力去压制。

观念更新——就算有权力,说话也要好听

取得授权——人事任免权,奖惩权,考核权。有权力,还得服众。

当然了,权力和责任总是对等的。所谓取得授权,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要做出成绩提升业务。所以当你强调自己取得了授权的时候,不要只是讲自己的权力,要把重点放在你带领这个团队所共同承担的任务。

观念强调——好好说话本质上是好好做人

软性的树立威信,这不完全是说话的问题,很多其实是做人的问题和工作实力的问题。但是好好说话,就是要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开始。

技术细节

  • 人文关怀——找准员工的需求和角度。

    首先是员工资历比自己大

    有的老员工要的只是面子,可能只需要你在人前给足他面子,给足他尊重那就好了。

    然后是员工和自己资历差不多但是也不服气/不怎么一条心

    而有的人他更在意的是未来的升职前景。那么你跟他谈工作,就要更多的帮他规划职业发展,让他相信在未来你会把更重要的业务交给他。而且很有可能啊,正是因为你资历比较浅,更能给他放权,让他充分的自主做事,那他的上升通道反而会更加的通。

    再比如说有一些人比较注重家庭或者个人兴趣。你只要表现出对这些东西的关心,甚至都不用帮他具体做些什么,就能让人感觉到你跟他其实是一条心的。

    ??知道放权可以让他自主做事,但是为什么资历浅就更可能放权?因为管不住吗?

  • 有权力+好好说话

    总公司给我们压下来的任务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完成的。不过请放心,任何人的任何表现,我一定会清清楚楚的给记下来,到时候我保证不会亏待大家。

    你看话说的很客气,看起来你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服务者的地位上,但是实际上呢,你是在强调自己已经取得了授权,是掌握着考核和奖惩权力的。

【话术】忽悠聪明人,先让他觉得自己很聪明

心理准备总是降低心理落差的最好方法,而没有了心理落差人的情绪也就不会有大的波动。

观念更新——这句话给人带来的心理是感觉受到了尊重

我知道大家都是聪明人或者明人不说暗话之类的套话,就会让对方觉得特别的受用得到尊重。“对你这样聪明的人,我就直接说啦。哪有什么反清复明啊,无非是我们的银两和女人吧,我们要把他抢回来”。

如果对方充分的相信自己是聪明的、不会上当的,这反而会成为对方的软肋。“我服你了啊,我真的没有办法把你劝出这个屋子,可是我可以把你从这个屋子外边进来”来让别人走出屋子。

聪明人都比较自信,你把话说开了反而会导致这个弊端没那么可怕,甚至还会具有另一方面的吸引力。“您是明白人,难道不知道美女是祸害吗?可是到倾国倾城的这个程度的美女有多美,是有多难得呀,自制力强的你就不想瞧瞧她长什么样呢?”

第一个例子,把对方拉到自己同一边。

第二个例子,让对方放松警惕。

第三个例子,勾起对方好奇心。

观念更新——这个话术也可以在被质疑的时候使用

周玄毅举了资治通鉴里提到的唐太宗和宇文士及的例子。

唐太宗这个人还有一个故事。据说,他赞美宫中的一棵树,长得不错。有一个叫宇文士及也说,长得真是漂亮啊。可是皇帝翻脸比翻书还快,回过头来说,魏征经常劝我远离小人,我也不知道在说谁,今天看到你这个谄媚的嘴脸,原来说的就是你呀!

宇文士及唯一正确的对策就是:“皇帝看出来我是小人了,你说我是小人没错。可是你想想,那些大臣正儿八经天天去直言进谏,一点面子都不给皇帝。现在好不容易有时间可以放松放松,如果我不顺着你的性子,还有什么意思?我人固然是小人,小人也有小人的作用对吧?”果然听完了,皇帝不能不讲道理,贴身的小棉袄说他非得是国家栋梁什么的吧。

抽象一下就是,对方说你的不是,你就不要脸地说“我就这样咋地了”来让对方如鲠在喉。

技术细节

  • 可模仿的话术:“大家都是聪明人,明人不说暗话。这话只能给你直说,我知道瞒不住你。”
  • 知道了这个话术之后,就可以避免掉进自以为是的心理陷阱之中,一句我是傻逼就可以破掉。

【说服】如何表达概念

最难表达的不是故事,不是逻辑,不是道理,而是概念。因为概念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尤其是当你想跟别人表达的概念是一个全新事物的时候,你很难让对方立刻就明白你的想法。

常常在给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东西使用,例如给投资人介绍产品,策划给程序员介绍自己的 idea。

观念更新——概念难表达的原因

我觉得,只要描述得很具体就好。难点在于这个概念只在想出概念那个人脑子里有,比如邱晨举的例子。

编剧只写了有怪兽,但是怪兽该长什么样子呢?编剧写的有长长的脑袋,你知道是哪种长长的脑袋吗?毕竟恐怖的怪兽也分很多种,是应该长得特别巨大浑身湿漉漉,还是应该有三个头浑身是粘液,牙齿特别锋利见人就要咬的?

可是在筹备电影的时候,你需要把导演、服装、灯光、设计统合起来一起工作,这就需要所有人对这部电影有一个共同的想象。如果没有这个共同的想象,很可能服装师设计的衣服跟美术师设计的怪兽会格格不入,那么大家就只能无止境的开会,不断修改彼此的想法。

当然,给出 idea 的时候,那个人脑子里也不一定有很具体的想法,也可以只是一个给她自己的感觉,然后具象化交给擅长具象化的人(例如画师)来做。这种情况下对方了解到的并不是作品、产品的细节,而是一个基本的感觉。这样子就是一个团队合作,而不是只属于主催、策划一个人的作品。

观念强调——人的理解是旧概念的迁移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会强调从具体到抽象,但也许这么理解会让人对抽象的理解局限于作为入口的具体。例如小学的时候,老师把做清洁叫做劳动。那么可能导致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生把劳动都理解为打扫卫生。

技术细节

  • 介绍西游记

    如果你要跟一个从来没有看过西游记的外国人来介绍西游记这部电视剧,请问你会怎么说呢?如果你要详细的叙述说有一只猴子跟一只猪保护一个和尚去取经,他们脑海中就会有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想法。

    我就会这么说,我会说西游记啊,就是东方版的魔戒。如果他看过魔戒,他就一定会知道,这个电影的调性不是欢欢乐乐的打妖怪,脑子里也不会出现猪啊猴子这种生物。而是中间会经过很多的诱惑、挑战和选择。魔戒主人公的任务是摧毁魔戒,一路上有一堆人保护着它,在逻辑上跟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其实也是一样的。

    【情感/说服】情侣相处,忌讳相互扣帽子

    也是情侣闹矛盾相关的,可以联动 ABC理论。

    最后邱晨还提到了提意见的话术技巧。

    观念强调——吵架对象都是表因

    ABC 理论里提到的,吵架的原因都是A事件直接引发,但是往往忽略了C感觉起的作用。但是不同的点在于,ABC 理论里C 感觉是由 A 事件引发的;邱晨这里讲的是另一种情况。

    ???是吗???

    通常啊情侣之间或朋友之间,之所以会因为一些小习惯发生大争执,就是因为一开始就进入到了这种评理模式。一般人啊都会去想,他这么做对不对,他作为男友是不是不称职。而一旦你进入到这样的模式,就相当于是开启了争端【一个是与非的二元判断】。在事情已经发生了的背景下,要分出谁对谁错,就意味着总要有输有赢。而这种情绪性的因素对解决问题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我们好好说话,更加关注的是如何清晰的表达出你的诉求并达到目的,而不是仅仅帮助评理。所以呢,我们现在就来讲一讲,当你对对方有不满的时候,应该如何避免开启评理模式而开启沟通模式

    其实这就是情商管理,在做事的时候脑子里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吵架的原因是什么?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情绪没有把控好,就让沟通变成了争吵。

    观念更新——作为导火索的话可能是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发泄情绪

    你说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会遇到的一个父母的指责。他们总会对我们说你干点什么,别的不好,非干这个不可。那事实上我干什么事情他们都会这么说。这里有个很微妙的区别,所谓少打游戏也好,有时候是一种纯粹的指责,有时候呢是一种解决方案。

    再比如,女朋友要求男朋友打电话,气毛了就说“以后我不会再主动要求你打了,免得自己闹得不开心”,这种话多半都是气话而不是解决方案。

    你发泄对方也发泄,这不就吵起来了吗?

    观念强调——直面矛盾,开诚布公地沟通

    在情侣关系里边,也许我们都习惯了所谓的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沟通,但总觉得把话说的太明白把要求讲的太清楚,是伤感情的。其实恰恰相反,明确的表达出自己想要什么,比模糊的抱怨要有用的多,而且还可能会促进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了。

    不能完全同意这段话。感情里自然是需要不说话的默契的。除非两个人都比较理性,否则不要轻易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对方不懂这个道理,还是应该软性疏导,这个时候就不用去想自己是不是太迁就对方、失掉了自己的个性了。

    技术细节

    • 吵架将要发生的时候,先想清楚自己的最终诉求。

    • 提意见和说服术有点像,都是让对方去做什么。因此,对方自己主动要求去做的事会让对方心态更积极。

      如果他是听了你的抱怨才做出改变的话,那他会觉得之前自己做错了就会有心理上的负罪感,而如果他是听了你的要求而做出的改变,那他就不会觉得自己之前是做错了事,甚至会觉得自己对你是有所付出的,这就叫成就感。

【话术】二择抛硬币法

这是一种帮人做决定的技术。我们抛硬币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帮对方做决定,这是让他自己去说服自己。

观念更新——一个人为什么会二择

面对选择,一个人越是犹豫不决,往往就代表着这两个选项,其实好处都差不多。否则的话,如果优劣差别很大,你根本就不需要那么犹豫。那么既然差别不大,其实你随便逼你选任何一个,理论上其实你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你之所以为难,只不过是因为你害怕下决定

观念更新——人怕下决定,实际是恐惧后悔的感觉

为什么害怕下决定?怕决定之后,又觉得另一条路更好,这样后悔的感觉。我觉得抗拒的不是“当初选另一边就好了”这个想法,而是下了决定突然觉得“另一边更好”的电流冲动。见下技术细节里的第一条。

而要说服一个人呢,最强大最有效的武器,其实就是后悔的感觉,只可惜很多时候后悔都是在事后。可是如果我们能让一个人在做选择之前,先感受一下后悔的感觉呢,那这个体验就变得很有价值了。

观念更新——人生导师的作用

我们抛硬币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帮对方做决定,这是让他自己去说服自己。

所谓的人生导师,他们真正的任务不是去帮对方做选择。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其实只是引导那位当事人让她去相信自己的答案。是的,一个犹豫不决的人呢,她真正遇到的问题是在于这个人无法自我说服两个选项选哪个。此时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他说服自己。

这里说到了,帮别人说服自己,也就是说这个感觉必须是他自己想出来以及说出来的。

技术细节

  • 技术的思想是

    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你东想西想就会觉得这个也很好,那个也不错,很容易就会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但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我来帮你做决定。不管结果如何,你只要学着去接受就好了,这时候你无能为力对不对?然后我就要看你在听到了我的决定之后,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如果你的第一个反应是试着去接受,那就代表对于这个选择你是没问题的。而如果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一瞬间突然觉得有点后悔啊,那么那个一瞬间想反悔的感觉,就会牢牢的记在你的整个脑袋里,以至于之后就算再让你去做选择,你都会忘不了当时那个想反悔的感觉

  • 技术是

    你刚才看到硬币是正面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有点可惜呢?为什么会觉得可惜?这种感觉可以跟我说一说吗?

    这下,等对方对你说完,其实答案也出来了。他自己就会觉得“嗯,原来我真正喜欢的,毕竟还是那位在相亲时认识的”。

    重点一定是让对方自己说出当时为什么觉得可惜,这样才能说服他自己。

【亲密情感】安全角理论

安全角理论可能是期待落空这件事的子集。所以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在亲密关系里,但也可能可以扩展到其他地方。

观念更新——安全角的概念

动物在外面受伤了之后,就会本能的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这个自己有安全感的角落,能够安心的舔舐伤口。孩子呢能找到的安全角多数是父母,像恋人之间的安全角多数是对方。

观念更新——把你当做安全角的时候,应该作为安抚者

不管你觉得对方有多烦,不管你觉得对方有多没道理,你都要知道有一件很温暖的事,就是此刻你是他能够找到的最安全最放心的人。

道理谁都能教,你的特殊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校会教功课,医生照料健康,要学习明天还可以去翻书,但是安全感这个东西谁也代替不了你。所以你要说出符合自己身份的话来。

观念更新——对方如果没有找到安慰,就不会在你这里寻找了

亲密的人所能做出的最残忍的事情,就是剥夺对方的安全角。

如果在他心中的安全角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另外一波刺激的时候,那么他所能学到的唯一的一件事情不是自己错在哪,或者说社会是什么样的,而是这个地方不安全。

在私教课程中有提到过,这个现象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这是其中的消退(期待没有满足,该奖励就没有奖励)。

技术细节

  • 知道了这个之后,一来对方来找你要安慰的时候就知道应该做啥了;二来当你去寻找对方要安慰的时候,如果对方没给到,你应该知道这是因为对方不知道安全角概念,不知道你在求取什么。此时如果归因于对方对你没有感情,那就有问题了。正确(正确的定义是能继续维持关系)的做法是让对方渐渐知道你的情绪需求,正如黄执中提到的情绪索求

  • 那么要怎么做?

    诀窍是接纳和复述对方的负面情绪。

    在私教的课程中也提到过,释义和回想是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的好方法。

  • 一些反例。

    有一次他的笔记本被别人给划坏了。本来希望的母亲会安慰他,没想到他妈妈是这么跟他说的:“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班上调换了座位,他跟周围的同学相处的不是很愉快。结果父亲跟他说的是:“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你成绩好吗?”

    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很容易把自己带入到一个管教者的角色。他们误以为啊,这种受到打击受到挫折的时候,不正是应该让小孩子得到教训得到成长吗?

那如果有人来安全角找你了,怎么办?看下面。

【亲密情感】倾听最好的方式=“我知道你很难过”

其实并不是给出一个“怎么办”的做法,而是几个需要避免的手段。

家长在安抚小孩的时候,非常容易犯下三种错误,那就是否定,说教和偏袒。这三个非常容易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

观念更新——好心办坏事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根据我们的观察,大部分人际沟通中所产生的问题,并不来源于你没有帮别人解决问题,而恰恰在于,人家没有想让你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尝试去解决对方的问题。所以呀,今天我们就专注的讨论,当对方只需要疏解情绪的时候,你应该怎么样应对。

技术细节

  • 否定,指的是认为对方说的不重要

    你不用这么难过。

    没什么大不了的。

    睡一觉就没事儿了。

    结果是(如果对方是小孩)

    那下次让他又有什么情绪的时候,他就不会再想跟大人都说。当大人问起来的话,他也只会敷衍说,没事儿没事儿。因为他就算上次的情绪已经过了,它还是会有一种印象,是大人根本不会认真的去看待。

  • 说教,对方应该从这段负面的经历中学到什么,也就是上面周玄毅说的和对方讲道理。

    你自己有没有反省过?

    是不是你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呀?

    是不是表现的太滑稽了呀?

    在有一种尊卑关系的时候,说教比较难以克制。可以用这个道理反过来想,如果对方求安慰的时候自己经常让对方反思,在这段关系中二人是不是冲突的。

    但是呢,大人在小孩面前是很难克制自己却不说教的。因为彼此之间有尊卑关系,让大人觉得小孩啊,是一个非常安全的说教对象。尤其是当小孩跟你吐苦水的时候,它呈现出脆弱受伤的一面

    结果是

    可是当你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那小孩体会到的,就是你也曾经体会过的讨厌的感觉了。

    果然,安全角是一个放心呈现脆弱一面的地方。

  • 偏袒,无理由地赞同某一方。偏袒受伤的一方,或者偏袒施加伤害的一方。

    你怎么可以骂老师,老师一般都是对的呀。

    这老师太坏了,凭什么他可以当老师?

    结果

    胳膊肘向外拐,那小孩当然会非常失望。

    过度讨好小孩,夸大了他的悲惨遭遇,让他觉得自己更可怜,也更加的怨恨老师了。这是在煽动他的情绪。

  • 可以怎么做

    你可以专注的听完他讲所有的话,然后告诉他说,我要感受到你真的很难过,或者说,看来老师真的真的让你非常生气。那这样说呢,你就没有否定他的感受,因为你已经承认了他的感受。你也没有说教,因为你只是在描述过程而已,你也没有表态说要支持哪一方没有任何的偏袒,但是呢,只要小孩感觉到你有接受到他的情绪,你有聆听他的表达,他呢,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安慰。

【思维】粗口让人变笨

本质上是说,如果有一个可以概括一切的语言或者理论,人们会由于惰性而经常使用这个,因此不会去想其中的细节,也就对处理的事情本身少了思考。

观念强调——有些时候语言可以帮助清晰地思考

语言原本是为了创造差异,分辨差异,但在你身上,这世间一切隐然存在的差异,却都被你那简单的语言所抹去。你看马薇薇啊,邱晨呐,黄执中啊,他们好会说话。我要告诉你的,却是他们真正受益的地方,不在于说话,而是在于他们的语言功底,能让他们有能力用复杂的语言,进行复杂的思考。

非语言的东西只在一瞬间出现在人的脑袋里,语言这个工具可以帮你把这个感觉多重复几次,而重复就是记忆。

另外,语言可以尝试着把整合在一起的东西分成不同的步骤来简化思考。如果用概率的话来说,就是$p(x,y)=p(x)p(y)$,联合分布可以用随机变量独立的条件来解耦。

又有很多人说:“哎呀,那个马薇薇的观点呐,我也想到过,哦,只不过是因为我没办法像她讲的那么清楚。”来,请面对事实哦。你不是没办法“讲”得这么清楚,而是受限于表达能力,你在脑海里根本没有办法“想”得这么清楚。因为所谓的思考,其实呢就是一个人TA在脑海里对自我描述问题的过程
那么就像是你看一道数学题,题目跟算式都印得模模糊糊,然后你说:“哎呀,这题我都会啊,只是没有办法像它那样写得那么清楚一样”,你这是骗谁呢?所以,我再问一次,你真的觉得咱们好好说话所提供的,只是为了让你提升自己的表达技巧而已吗?

当然,我还是那句老话,思考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从抽象走向具体的过程,一开始很抽象的东西不好用语言表达罢了。那如果我能够在抽象的阶段就把问题解决了,我也就没有必要再花功夫后面用语言具现化思考了。

【沟通】打预防针的正确用法:用惊喜,而不是再次承诺

爽约给对方带来的是反向预防针,让对方心理能承受的东西变高了,因此容易失望。用惊喜来补偿之前的爽约,而不是更多的承诺。

观念更新——不要用加码来补偿

我之前答应你的事,因为出了意外让你失望了,所以为了不要让你太难过,我就赶紧画出一个更大的大饼,做出一个更大的承诺。结果呢,第二个承诺就让对方的期待变得更高,而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坏处。万一真的很不巧,到时候你第二个承诺也没实现,那么对方心里的那个伤害就会变得很难弥补了。这叫做promise。

不仅仅是把对方的胃口吊起来这一点落差大,还有一个是你连续两次都失信了。

技术细节

  • 补偿依然要补偿,但是要悄悄咪咪地进行。

    所谓的惊喜通常都是一件事,当你做成了之后才会出现,才会有惊喜嘛。而promise呢,确实在这件事还没做成之前,你就先告诉对方。
    例子
    下一次从日本带了任天堂游戏机回来,小孩很惊讶的时候你再告诉他,之前那爸爸让你失望了,真不好意思。今天这个呢,就是我的补偿。
    当我确定我们两人今晚没事的时候,突然跟她说等一下要不要出去吃个饭,散散步,看个电影约个会。餐厅,我之前就订好了,电影票也都买好了,你还有时间,你现在赶快去换个衣服,我现在叫车。

惊喜之所以叫做惊喜,就是在对方没有期望的时候来了个愉悦度很高的东西。这同样是预防针的理论。

事后呢,他跟闺蜜抱怨起这种事,内容也不过就是:我男朋友这个人的个性,就是太浪漫,什么事情做起来都是兴冲冲的。那天说要带人家出去玩之前都瞒着我,也不跟我讲一下。我问你这听起来应该比失望好1万倍吧。
这么样一来你最坏也不过就是个浪漫的人,而不是个让人失望的人。

【沟通】谈话中的稻草人:“对事不对人”基本是一句屁话

观念更新——“对事不对人”是一句屁话

这边介绍给你一个基本的沟通原则,那就是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意见当成是他自我的延伸。所以当他的意见被否定的时候,无论否定的方式有多温和,他都或多或少会觉得是自己在被否定了。

至于说什么对事不对人,我一向都认为啊,那只是一种纸上谈兵,一种对人性过于理想化的假设。

观念更新——如果直接和他争论的后果

我只是想听听看你是怎么反驳别人的,不是反驳我。而如果你实在无法反驳罗振宇老师,开始在那边东扯西绕,那也无所谓。我听出来了,你没词儿了对不对?我就会在一旁笑笑说,哎呀,其实我觉得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是对的。罗振宇老师那一套啊,胡说八道啊。然后呢,跟着你一起批评两句,这样就过了。

你呢?没有在我面前丢脸,而我呢也确认了自己的看法,其实是比较有道理的这种模式非常适合跟人讨论意见,会冲突的那些,本来可以很有效的解决争论,但是双方会因为怕自己下不来台而引起的意气之争。

技术细节

  • 站在对方的同侧,请。

    我听过罗振宇老师啊,特别爱提一个词叫终身学习,他在很多演讲中都会强调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你这个30不学艺呀,这个看法跟罗老师很冲突啊,我很好奇,你要怎么解释罗老师的这个终身学习呢?

    请注意哦,我并没有说,你的看法我不同意;我说的是你的看法跟我听到罗振宇老师的观点很不一样,而我很好奇也很想听听你会怎么反驳他。

    也就是说,目的是听对方的意见,而不是发泄自己觉得“你好菜啊”的感觉。

【沟通】如何提意见而不伤及自尊

2-27,【情感】周玄毅:男生学不会的吵架妙招

周玄毅的日常就是树靶子自己打,虽然不是很有逻辑,不过能够学习到一个片面也可以接受。

这篇文章提到了两个技巧,

只讲道理

【沟通】给人做球,聊得更嗨

黄执中日常纠正大家观念。做球这个词用得很好,足球里面做球的意思是给队友传一个很容易的球让他处理(继续盘带或者射门等等)。

说话者能说多久,取决于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多久

观念更新——聆听者的态度决定了说话人的兴致

在对谈当中,说话这件事情啊,其实是一件会让人爽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去指导吐露表达展现,而这一切的说话都必须建立在要有人听的前提上。所以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等待、甚至祈求别人来听。

当台上的人在讲话的时候,其实他是可以完全感受到台下的人有没有专心听。他在台上侃侃而谈,却发觉底下的听众注意力在不断流失,有办法抵挡这种恐惧。

所谓不会聊天就在于此了,关联这一段。让别人聊得更多,就要对他的话题表达兴趣。

技术细节

纲领——如果想要对方继续聊,就表达出兴趣;否则,表达出没有兴趣。

【沟通】曲折恋情效应

这一点和上面的得失原则是一样的,所以摆在一起咯。<- 胡渐彪日常只讲心理不讲技术。-->如何看和自己处得不好的人?

如果你真的了解了曲折恋情效应的理论,那么你就应该会知道那些和你相处的很不好的人,如果真的有一天,让你们俩碰上某个转折性事件。搞不好,你们反而可能会成为最要好的至交。

先用他这一讲里举的例子来。

第一段恋情,你们两个人哪在刚开始认识的时候,就已经对对方有些些的好感了,随着你们之间交流的频次越来越多,生活的交集越来越广,到最后你们发展成了一对情侣。第二段感情,在一开始的时候,你们相互对对方都有点看不顺眼,但是就因为发生了某个转折性事件,比如你们之间有了一次一起工作的机会,你们竟然开始对对方的印象改观了,你发现了在他身上有一些你之前没有发现的魅力,他也发现了在你身上他所忽略了的优点,你们开始对对方有了好感,到最后竟然结成了情侣。

上面说的这两段感情,你认为我们一般上会对哪一段特别有感觉,会更加在乎,会更加珍惜呢?通常是第二段嘛。为什么?因为这段感情你会觉得,唉呀真是得来不易呀,你们在日后的交往过程中,那一次的工作机会,也许你们每一次一想起来,心中都会产生那种甜滋滋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曲折恋情效应。

我自己其实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以前一直有给一些小孩上课,时隔多年,这些孩子们今天都已经长大了,逢年过节他们都会给我传讯息,问候呀、贺吉啊之类的,那哪一些学生给我传的祝福和问候,会让我最有印象,收到的时候会最有感觉呢?通常就是那些当年的坏孩子们嘛。

观念更新——一成不变的关系会麻木掉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如此了。

技术细节

再见了。

不过,如果自然地刻意为之,那肯定是有用的。

【沟通】怎么做暖男

黄执中非日常,开始讲课了——不对,总结完了发现他还是在讲纲领。首先注意一下他这一堂课的技巧,他用了两个作对比的方式来体现宅男暖男的不同,也可以让平时不会说话的人反省自己或者觉得中枪了。其次,他还打了预防针,说在一些人心目中,宅男文化,其实都是一个有专门指向的文化用语啊,不能乱用,可是请原谅我,为了上课,方便起见啊,就请大家别跟我较真了,避免了地图炮。

最后,这堂课主要是在安慰这个层面,不管是实打实的安慰还是关心。

另外

就算不谈两性,其实我们今天所聊的这种如何安慰人的差别是可以运用在很多不同的场合。

这一期的观念更新和技术细节很难分开,因为并没有技术细节,说清楚这个道理就有了一个纲,而不是具体的话术。

观念更新——安慰人提高好感度,过程大于结果

对对,不是说对方不哭了你的好感度就提高了。

宅男他们在安慰人的时候啊,其实很死心眼,他们很强调的是结果,就是请不要再伤心了,那怎么证明你不要再伤心了呢?那就是停止你的哭泣。相比之下,暖男在安慰人的时候啊,则根本不在意你是不是继续在哭这个结果,他们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分享到你之所以哭泣的动机

你也从女生的角度想想。如果你不能理解我的伤心,只是一个劲儿的哄我不要哭,那这种把我当小孩子的哄,只会让我觉得没意思,因为 you know nothing。

好一个you know nothing

观念更新——关心身体不叫关心,要去在意情绪

宅男,关心的是身体,而暖更关心的是情绪这句话为了对比而对比,身体只是一个很具体的方面,本质是唠叨。

明明我们都是个成年人,怎么你这个人讲起话来像我妈呀,什么早点睡啊,多加件外套啊,不要挑食啊,多出去走走啊。噢,你以为这叫关心对不对,这叫唠叨。

那些宅男很在意人家女孩子有没有感冒或者半夜三更没睡的时候,暖男所在意的是人家有什么感受。

所谓情绪,就是去体会为什么你要做这个事情,做了有什么感受

观念更新——遇到困难找倾诉,别去承包

这里是找倾诉不是找帮忙,别搞错了- -倾诉就是来找你抱怨(好烦啊今天作业做不完了),找帮忙就是直接求助(你帮我做下作业嘛)。

承包就是放心交给我,我能解决,这样只会让你在女孩的心目中变成一个工具人

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一个人在需要被安慰的时候,真正能安慰我的是要让我觉得我是最好的。

宅男不断跟女孩子强调,相信我我很行,结果女孩子让他去修电脑。而暖男不断跟女孩子强调,我相信你可以,结果呢,女孩子愿意跟他多谈心。

【沟通】如何开价

比起如何开价,不如说是开价会有什么影响,黄执中日常只谈心理。

什么情况下开价:

大家都不是很清楚收费的标准,于是呢,双方谈起价钱,顿时就陷入了一个很奇怪的局面。

这个奇怪的局面就是,互相都不开价——确实很有可能出现。

这一篇联动为什么要开高价,这两个都是从提供服务的乙方角度来开价。和这一章里相同的思想:

如果你先报价,那么在后续谈判的过程中,你就很容易会给对方造成一种渐入佳境的心理落差。从 3 万砍价到 2 万,跟从 1 万加价到 2 万,这对顾客心理而言呢,感受是绝对不一样的,这就是先出价的好处。

观念更新——定锚效应

是人们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往往都是以他最早接触的信息作为判断的标准。

你走进一家服饰店,一看到里头衣服的标价5000元。好,看到另外的衣服标价6000或4000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很正常,大概这一区都是这个价位。

如果第一家店衣服标价是500,那么其他的店里头居然要卖到5000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哇怎么这么贵。

率先报价的手法就会在原本模糊的市场上定下来一个清晰的锚点,后续的谈判将会被牢牢的牵制在20万这个数字的周遭,即使对方后来还要讨价还价,比如说还价18万,但总不可能会还个八千呐、五千的吧,因为谈判桌上的人就已经下意识地接受,我们在谈的是一个数十万的生意

【沟通】男友冷落我,怎么办

男女之间在理解沟通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情感的波动——女方觉得自己被冷落了。黄执中日常分析。

这种情况往往会产生两种误解,一种误解是我哪有这么做,是不是因为他不爱我了?第二种误解是男生是不是只要跟女生在一起之后就不会再花心思了?那我们女生是不是也因此就要在被追求的过程中姿态摆得更高一点,以免让男生太容易得手,变得就不珍惜。

黄执中依然打了预防针,但是这次他打在了最后。

当然,你们也要了解,我们前面所说的男生跟女生,主要指的是指心理上的男生性格与女生性格,有没有生理上的女性在心理上是属于男生性格的,有没有生理上的男生在心理上是属于女生性格的呢?

观念更新——男女对沟通的不同理解

摘抄不分析,分析不来。

对女生来说沟通那是一种享受,但对男生来说,沟通却是一项任务

实时交流,对女生的心理上带来的是一种愉悦与安全的感觉。

一旦任务目标不明确,男生就很容易会不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在追求女生的过程中,那个时候任务明确。

技术细节

解决的方法不是一直跟男生抱怨,你都不爱跟我分享你,你都对我冷淡了你,你都不爱我了。因为像这种语句男生根本无法理解,他只会觉得你在无理取闹。这时候你需要的不是抱怨,而是要交付明确的任务,让男生知道,我身为女孩,需要每天跟自己的伴侣讲上20到30分钟的电话,这对我来说是自信与安全的重要来源。

【冲突沟通】太过亲密为什么会吵架

一言以蔽之,太亲密$\Rightarrow$自以为是的整体性与对方的个体有差异,致使一种背叛的感觉出现。所谓自以为是的整体性,I mean,其中一方把两人当做整体,而这个整体的所有属性实际还是自己个体的属性。

观念更新——吵架最多的并不是关系不好的

注意这里有个限定是吵最多架。

是仇人吗?是敌人吗是陌生人吗?不都是亲人,为什么?因为人与人之间争吵最大的主因就是来自亲密感所造成的侵犯。

观念更新——个体性如何对整体性侵犯

亲密很容易混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性,所以在你妈眼里你不是你你是他老人家的一部分,你的喜怒哀乐就是他老人家的喜怒哀乐,你的发冷发热就是他老人家在发冷发热。

注意噢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而且我的觉得不再只是我应该如何如何,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如何。

你甚至会开始觉得对方所有那些想要对你保有自我维持个体的行为都开始像是一种背叛。就好比两个人一起切了一堆西瓜正在吃的时候,如果对方突然说唉你那边西瓜是我的。原本很正常的一句话吗,对不对?但你就会觉得很受伤,“分那么清楚”。此时两个人之间的争吵就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可能只需要是一趟旅游,可能只需要是一次挑选餐厅,可能甚至只需要一片西瓜。

技术细节

不存在的,如何控制亲密度?或者说亲近度,亲密还是该亲密的。

【冲突沟通】情感索取,避免相互生闷气

上面是两个人为什么会吵架,这里看看用成年人的方式(参见pac理论)来缓解紧急状况。

我教你三件事,第一什么叫情绪索求;第二为什么我们不擅长情绪索求;第三,在争吵中愿意主动开口索求情绪,其实是一种释放善意的表现。

2019-01-29更新:读了<亲密关系>里权利的那一章,有一段是说权力高的人倾向于双方沟通做事,而权力低的人倾向于自己闷着头做。也就是说,情感索取的主动方是不是意味着是二人关系中权力更高的一边?放到其他的关系中好像也适用。另外权力高的人倾向于直接和对方交流,而不是间接含蓄。

观念更新——情绪也是一种礼物

而除了这些常见的东西之外,其实还有一样事物是我们会希望别人送我们的,那就是情绪。是的,温柔善意,开朗放松,这些情绪如果能够从别人那里给出来,其实都是很珍贵的礼物。

你把情绪当成礼物,就会想通很多事情。比如如果平白无故收到别人的礼物,肯定会很开心;换个角度,礼物也是要出来的。

一般的东西啊,我们想要向别人索取,都会学着怎么开口,就好比朋友出国,你想请他帮你买点什么礼物,你会知道怎么说,对不对?又好像你想请男友陪你逛街,帮你拎包,这你也会知道该怎么讲,对吧。可是呢,我们却很少会有人去学着,要怎么向别人开口要求情绪。

其实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应用。

观念更新——生闷气需要退一步

但是一般都不退,好胜心是一方面,无法客观感知又是一方面。给台阶要下,这是情商的体现;相互给台阶,这是双方都要做的。

而当我主动向另一半提要求说可不可以抱着我跟我说一些让我开心的话,这时就是给一个台阶。然后呢他过来给出情绪,就又是一个台阶。再然后我说宝贝啊,谢谢你愿意在不开心的时候先让我的情绪恢复,这又是在一个台阶。这一套互动下来,你们两个就都有台阶。

而最讨厌的呢,反倒是你不搬台阶。心里呢,抱怨对方怎么不先来抱抱我呀,不先来哄哄我就是不温柔不体贴,让我觉得自己很委屈。这种心态就是想让对方把台阶全部都搬来,就让着你一个人下台。坦白讲这是不公平的。

观念更新——不索取情绪是被教出来的

第一是对情绪表示渴求这种行为啊,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脆弱的象征。

第二个呢,是因为我们会觉得这种事好像不应该自己开口要嘛,像这种情绪上的东西应该是要对方主动给的才真实才有意义嘛。

就好比礼物,好像只有默默地给对方东西,才能显示出对对方的了解与疼爱。当然这样做很好,但是直接沟通交流也是可以的。而且因为情商高的人实在凤毛麟角,期待别人老是读出你心中所想不太现实。

关于这一点我要告诉你,在关键时刻要给出关键情绪,这往往比花钱还要难。

【冲突沟通】ABC 理论:人会因为以小见大而吵架

反思现象:但请你仔细想一下,意见不合,到底是人们吵架的原因,还是吵架的结果呢?

观念更新——吵架的理由很多都是后面加的

此时,我问你,我们两是为了什么而吵架,是因为对吃西瓜的意见不合吗?难道我这个人真心就是打从心底就认为,吃西瓜想吃就吃,不用问过别人吗?还是葛莉就是那种彻彻底底主张吃东西一定要取得别人的同意,否则,罪大恶极的人呢?

坦白说,都不是,因为在吵架之前,葛莉也会有时候吃掉桌上的橘子,不用每次都问别人;在吵架之前,我自己有时候也会先问问渐彪,说“桌上的草莓我能吃吗?”然后才动手。

而且,其实双方都知道对方并不是这样的人。而会说出那样的话,就是发泄一下情绪。

观念更新——ABC理论

A事件,你的B反应,让我有了C感觉。

此时,西瓜已经不重要了,让我不愉快的是那种你怎么这么小气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来自西瓜,而是来自葛莉面对西瓜被吃掉之后的反应。

这个 C 感觉其实就是情绪,情绪并不一定就折射出了现实,因此对方多半就觉得自己被误解了。黄执中觉得葛莉小气,葛莉觉得黄执中不尊重她。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亲朋好友间,彼此吵架吵到翻脸的争执,你要问起原因,往往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观念更新——永远都是感觉/情绪使人发脾气

争吵的关键,其实不是A到B,不是小明对一件事该有什么反应,而是在于B到C,关键在于,小花对小明的反应产生了什么样的解读与感受。

许多人道歉道错了方向,许多人生气找错了理由,都是因为他们看的是A到B的那一段,而不去强调B到C的这一段。

观念更新——吵架的时候说,对方的感受是合理的

告诉对方你的感觉是合理的,这件事啊,在争吵中,我靠,太重要了!

因为在绝大多数的争执中,我们往往都是反其道而行,一天到晚在否认对方的感觉,贬低对方的感觉,甚至嘲笑对方的感觉。

没有比自己的感觉被轻视更令人难受的。

技术细节

  • 要吵架的时候可以自己问一下自己,我们真的就认为刚刚发生的事情无法调和吗?其实很多时候想一想这个问题,就知道这件事情并不是啥大事,并且这件事带来的感觉,其实也不是对方真正想要传达的。虽然心里有些疙瘩,但是自我疏通一下就过去了。

  • 道歉的对象选择 C 感觉,而不是 A 事件。

    • 这个结论来自于上面那条观念更新。下面看两个对比的例子。事件是小明看美女小花生气。

      小明哄小花有不同的方式

      “唉呀!男生看到美女多看一眼,有什么大不了的,好了,好了,对不起了,下次不看了好不好,我以后什么人都不看,你最漂亮好了,你别生气了,别这么往心里去。”

      小明在解释什么?小明在拼命的解释从A到B的关系,不断跟小花保证下次遇到A事件,我不会再有B反应。小花听了也许当场就不翻脸,但心里还是不舒服。小花会觉得,男友的道歉太像哄小孩了,只是急着想让我消气,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尤其是小明这种说法,听着别人耳里好像就是在说我很不讲理。所以表面上的争吵或许停了,但小花心里的疙瘩还在。

      另一种方式。

      “对不起,我现在才明白刚才的举动,会让你觉得很不受尊重。我懂,像如果换成是你在偷偷盯着别的帅哥看,我也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我不是故意让你有这种感觉的,好,下一次如果再有帅哥、美女,我一定先跟你说一声,要看咱们一起看!”

【冲突沟通】分清“目的”和“手段”

和 ABC 理论一样,这么做都是来分析自己情感的源头,但是冲突的类型有所不同。总而言之,冲突双方必然有一个冲突点,这是表面上争论的对象;然后冲突一般来说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

理论 冲突点 原因
ABC A事件和 B反应 C感觉
目的手段论 不同的手段 可能是相同的目的

但是,如果目的本身有冲突,那就另说了。也许你们的目的看起来相同,实际上有自己没有发现或者主动隐藏的诉求,那也会反映在手段上。这个时候,肯定会有让步的。

技术细节

  • 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先告诉对方和自己,注意,这只是你的手段。

    • 但是这句话只能提醒双方要理性对待这个冲突,并不能解决(那是了)。
  • 解决冲突的一种可能方法是换一种能同时满足两个人目的的手段。针对情侣对假期安排的不同,如果女方的目的是换个方式待在一起,男方的目的是不要被打扰

    有没有可能他们可以找到一个新的手段,比如说,找一个安安静静,气氛好的地方,但不要在家里,而在那里呢,女生可以换个气氛,男生可以不被打扰。就像你们可以找一间没去过的咖啡店,两个人带着自己喜欢的杂志或漫画。咖啡店里消磨一个下午。彼此静静的看书,偶尔聊个几句,让彼此既有独处的感觉,也有陪伴的感觉,就是一个新的手段。

  • 如果他一口咬定自己的手段就是目的,可以这么引导

    你先假设一个目的问他,如果没有这个目的,比如电动不好玩的话,你还会去做吗?如果不会,那么,就代表电动只是手段,而我们要再去思考,你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方法能帮助对方去不断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答案。

面试

胡渐彪分析面试时面试官的心理。

怎么回答开放式问题

他直接就把开放式问题转化成了“如何回答关于一次成功经历的问题”。不过其他也适用。

观念更新——目的是考察被试者的特质

谁的简历上没有几个亮点,单单说出我们简历上的亮点不足触动面试官,面试官在提出这一套开放式问题的时候,他的目的可不是想听我们过去的成就有多高,特别是当我们还是刚毕业出来的职场新人,我们能有什么让她感受到震撼的成功经历啊?没有吧,其实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是要通过我们的回答,来判断出到底我们有哪些适合这份工作的特质,还要看我们在这种问题中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

宝洁八大问指的是

  1. Describe an instance where you set your sights on a high/demanding goal and saw it through completion. 举例说明,你如何制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并且最终实现了它。
  2. Summarize a situation where you took the initiative to get others going on an important task or issue and played a leading role to achieve the results you wanted. 请举例说明你在一项团队活动中如何采取主动性, 并且起到领导者的作用, 最终 获得你所希望的结果。
  3. Describe a situation where you had to seek out relevant information, define key issues and decide on which steps to take to get the desired results. 请详细描述一个情景, 在这个情景中你必须搜集相关信息, 划定关键点, 并且决定依照哪些步骤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4. Describe an instance where you made effective use of facts to secure the agreement of others. 举例说明你是怎样用事实促使他人与你达成一致意见的。
  5. Give an example of how you worked effectively with people to accomplish an important result. 举例证明你可以和他人合作,共同实现一个重要目标。
  6. Describe a creative/innovative idea that you produced which led to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 of an activity or project. 举例证明,你的一个创意曾经对一个项目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7.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you assessed a situ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y focusing on the most important priorities. 请举例,你是怎样评估一种情况,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问题的解决。
  8.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you acquired technical skills and converted them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举例说明你怎样获得一种技能,并将其转化为实践。

观念更新——说服术里要让对方自动形成观点

与其我们试图直接给对方灌输一个结论,倒不如通过给对方提供线索,让对方在心中自然形成我们想要的结论,这样做对方才会对这个判断更有信心更坚定。

技术细节

  • 详细叙述某件事情的内容,也就是举出具体的事例,目的是增加可信度(有实感)。

    主要是和干巴巴的简历式陈述对比。简历:“我在xxx比赛里获得了YYY荣誉”。详细:“我在xxx比赛里,先指定了计划,然后分工合作,最后对接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我和大家讨论了aaa的分配问题,然后重新迭代。之后总算搞出来了。”

  • 表明你在事件处理中,已经拥有的特质。说服术那一点。

  • 表明未来的发展潜力,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学习能力,要在最后总结一下以体现自己的成长。目的仍然是:对一个新人来说,这就是面试官眼中非常看重的发展潜力,这比起你曾经得到过什么成就还要重要的

你还有什么问题?

观念更新——这个问题的意义

一个转化说话权利的机会,不能放过。这么思考,面试的一切行动都是以增加自己入职/入学的可能性,之前的interview环节是面试官索取你的信息,现在是双方互相索取。你可以从面试官那里了解到工作,面试官也可以更了解你(如果之前传达的有误)。

那为什么求职者需要把面试引导进入沟通状态呢?你想啊,通过第一阶段的你问我答,我们能确认我们的真实条件是符合面试官预期吗?如果不能,那我们试着去说服对方接受我们的短板。还有啊,我们能确保面试官所接收到的讯息和我们想传达的信息是一致的吗,会不会有误解出现呢?

观念更新——问这个问题之前,面试官的心理

你想啊,在面试的前半段过程不都是面试官负责提问,求职者负责回答吗?面试官一上来心里面先存有一个理想人才的形态,然后就通过丢出一连串的问题,看看求职者的真实条件是不是和自己心里的预期相符合。这个时候权利只在面试官单方,求职者和面试官并不处在一个平等交流的沟通状态,而更像是在考核状态中。我们要通过这个问题把和面试官的交流引导到沟通状态。

所以后面也提到,此时面试官还处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客气状态,问对方的问题就需要打破刚才的客气,进入沟通模式

技术细节

  • 第一我们要问短板。

    谢谢您刚才给我时间哈,想请问一下经过刚才的面试,您觉得我的履历和能力有哪里是不符合公司的预期嘛。 这样他会给你两个信息。第一也就是最重要的讯息,对方会告诉你,他心中对这个职位的预期。第二个答案就是在面试官心中你的短板到底在哪里。

    注意,一定要像粗体那样问,这个句子里包含了“公司的预期”和“不符合”,少了一个对方就不会回答。胡渐彪还提到了一个反例,我们不要泛泛的问对方,你觉得我刚才的表现怎么样啊

    如果对方对我们的能力认知有误,当然就应该趁着这个时候提出修正了。但如果对方对我们的能力短板判断是正确的,那我们这时就要和对方进行沟通,起码我们要让对方觉得我们有意愿去拉近这个能力的落差。

    如果我真的有幸入职的话,您认为我在入职前可以做怎么样的准备功夫呢?入职之后又该怎么做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补上我这个能力短板呢。唉呀,就算没办法入职,我相信您的意见,对我以后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回忆第一章辞职,有一条问老板我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因为已经不再是上下级关系的表达感激。一方面确实可以有收获,另一方面给足对方面子。

  • 第二我们要问前景。

    如果对方认定你这家伙铁定没戏,那对方的回答必然就会泛泛而谈,但是如果对方非常希望你入职,就会开始给你刻画一幅美好的前景,有的甚至会开始和你分享公司的内部人士资讯、公司结构啊之类的。

    另一方面

    其实也是希望能够给面试官传达一个讯息,我们对这份工作是有长期打算的,是不会轻易离职跳槽的。对人力资源部来说,员工每次的离职跳槽都是成本开销,这意味着公司要重新培养教育新人。我们让对方知道我们对公司有长期的打算,这就会增加我们入职的可能性。

    而且吧,其实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大家工作其实就是个雇佣关系,不是来为公司做牛做马的。问前景,也许可以体现自己的入职欲。所以看出对方希望你入职的前提下,为了要得到更确实的信息,我们这次还可以追加两个问题:

    请问之前曾经在这个岗位上的职员在这个岗位上呆了多久呢?

    之前在这个岗位上的职员现在的岗位又是什么呢?

遇到了不懂的问题

观念强调——面试的目的是考察被试者的特质

遇到问你一个你不懂的问题,就不要瞎猜答案了。当然,不猜答案的话,也可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要做的一些技术细节,这个可以体现人的分析能力——但是重点绝对不在这些细节上。他举的例子是“公司搬迁,行政管理岗位的人怎么做”。

很多面试者就真的陷入到了误区,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

最后得到录取的一位同学,非常优秀啊,他说的是这么个答案,我作为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我确实不知道这种相对专业的问题,我想啊,我的水平不足以解决,那我就应该求助专家,所以我应该到市场上去寻找那些负责写字楼租赁的2到3家专业机构分别聚起来。让他们提出方案和报价,最后在交给上司来审批。

即使是很优秀的同学,他也不怎么可能会对办公室搬迁,有什么实际经验。如果在那里光瞎猜,看起来煞有介事,但是在真正内行的人听起来其实是很可笑的。

七嘴八舌的那群人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直男了,总是想着我要怎么去回答这个问题,却没有揣摩出题人的心思。

《亲密关系》第三章开头有一段话

假设你独自在教室里阅读本书,突然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陌生人。这人对你有吸引力吗?这人可能成为你的朋友或恋人吗?很显然,在你还未读完这句话的电光火石之际,你心中已尝试回答了(Willis &Todorov,2006)。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的判断有什么根据吗?

你的心中已尝试回答了…………有什么依据吗?????虽然我是在断章取义,但这个说明了一个人被提出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要回答问题。

技术细节

  • 直接承认自己不懂,然后把自己懂的说出来。虽然如此,胡渐彪没有说通用的方法,只是举例。道理在于不能欺骗,这个就打了个落差——一开始显得很懂但啥都不知道,一开始显得啥都不知道但还有点点懂,see?

  • 提出外包方案。三百六十行。上面的例子就很棒,而且注意了自己要申请的职位

  • 先面试dream之外的公司。

    不妨先面试1到2家同一个领域内的小公司的类似岗位,先看看通过他们的面试能暴露出我们的哪些问题,这样也好,在我门面是自己真正想去的公司,是有一个提高的空间。说白了就是先测试一下自己所需要知道但是却不知道的东西到底有哪些,然后赶紧弥补这些短板啊。

转行面试

扬长避短。

观念更新——面试官接受你了,说明你有亮点

但既然你是转行,亮点多半不在要应聘的岗位上,而是在你原来的岗位。

但在面试的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很多啊,都是在同一领域中比我们有经验的人,那这是我们要怎么跟面试官说才能够提高我们胜出的几率呢?

你想啊,每一个面试者碰到没做过的事儿都会说我愿意学是吧,那面试官放着大把有实际经验的人在面前,为什么还要用你这个临时要再去学习的人?而且你在面试官面前。你要说我愿意去学,那面试官心中就只能是觉得你这家伙果然还真只是一张白纸,所以说单凭这一句是不足以应付转行面试的。

技术细节

  • 找过去与未来的相同点,经验的嫁接

    我们要给面试官清楚梳理我们对新岗位的工作认知,然后我们要找出我们过去的工作经验中和新岗位的共同之处。为什么呢?我们这是要让面试官有这么个认知,我们虽然是从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职业转行过来,但是首先我们对我们所应聘的职业并非一无所知。其次我们过去的很多经验,其实已经帮我们打好了基础,起码能够让我们一到岗位就能够开始工作了。

  • 告诉对方自己能够带来什么新元素。

    我们用这么个讲法,起码就能够让面试官认同我们和其他竞争对手比起来,就算是各有所长的嘛。

    • 告诉对方愿意学习。使用具体的例子来证实自己真的愿意学习。

      实例永远是说服术第一位的。